運動保健室

記者李宇政整理報導 |2009.03.07
440觀看次
字級

台北縣湯姓讀者問:騎乘自行車的風氣愈來愈盛,所引起的運動傷害討論也更受重視,請問騎乘自行車前該注意哪些事呢?

耕莘醫院骨科醫師余文輝表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的身體就如同工具機件一樣,需完善的保養照護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傷。

自行車運動包含了上、下肢及軀幹的協調作用,常見的運動傷害有:

一、肌肉拉傷及過度使用:騎乘自行車時,隨著腳部一踩一踏的動作,背臀及下肢的肌肉交替收縮、鬆弛,並以週期性的頻率進行。

若週期過久,將會因過度使用導致肌肉耗氧量過多,造成肌肉痠痛及臀部、大、小腿肌肉痠痛,通常遍及腰、背、頸項、上臂。若因追求速度快感而瞬間加速過劇,更可能導致肌肉拉傷。

二、筋膜、肌腱拉傷導致筋膜炎或肌腱炎:騎自行車進行加速時,肌肉的瞬間爆發力達到最大,在此狀態下猛力踩踏,預備動作未確實完成,肌肉、韌帶及肌腱無法負荷,即可能造成拉傷甚至撕裂,影響功能,一般而言,此類損傷多半發生在下肢,含大腿、膝關節、小腿及踝跟等部分的肌肉肌腱。

三、骨折:自行車屬於移動性競速工具,穩定性卻不及其他交通工具,騎乘者一不小心或遇到突發狀況一時無法應變,極容易發生意外跌倒,輕者頭破血流,重者導致身體骨折。最易發生部位如鎖骨、手部等。

近來國際間愈來愈關注環保議題,單車旅遊形成一股風潮,但因騎乘者欠缺保健及鐵馬道路品質不佳,造成運動傷害的事件頻傳。

余文輝表示,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身體機能也需細心保養,方能靈活使用。騎乘自行車出遊,可收游目騁懷之效;但是稍不留意,恐使愉快之旅萌生遺憾,因此騎乘自行車前最好能檢視個人的體能狀態,並謹慎小心,以確保行車安全。(記者李宇政整理報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