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張圖說明281種類 戴昌鳳率助理洪聖雯自編 揭露生態危機
【本報台北訊】「你再不用向我叫喚:因為我—我再不能回答」台灣大學海洋所教授戴昌鳳引用一首徐志摩「充滿悲傷、失望、沮喪」的詩,道盡台灣珊瑚當前的悲歌。
戴昌鳳與研究助理洪聖雯歷時六年,完成全球第一本中文自製的珊瑚圖鑑,其中收錄兩百八十一種最常見以及最珍貴的台灣珊瑚,其中石珊瑚有二百二十種,八放珊瑚六十一種。圖鑑六百張珊瑚照片,以及詳盡的資料說明,都是戴昌鳳三十年來在海中的心血結晶。
戴昌鳳表示,全球珊瑚約有一千兩百多種,台灣海域大約有三百多種石珊瑚和一百多種八放珊瑚,占全球四成,而台灣表孔珊瑚和台灣蕈珊瑚更是台灣特有種。全世界最古老、已有一千兩百歲的鐘形微孔珊瑚也在綠島。戴昌鳳說,台灣這麼小的海域卻有這麼多種類的珊瑚,「是奇蹟,更是珍貴資產」。
然而戴昌鳳說,目前台灣有四分之三的珊瑚處於「高度危險或非常危險」情況,主因包括過度捕撈魚貨造成海洋生態改變;陸上過度開發、水土保持沒做好,沖積物覆蓋珊瑚礁讓珊瑚窒息,或是使海水混濁,讓珊瑚裡的共生藻無法行光合作用而死亡,「珊瑚礁生態的改變,對海洋生態平衡已構成重大威脅。」
洪聖雯表示,珊瑚礁的重要性在於它的生物多樣性,約有三萬種以上的海洋生物依賴珊瑚礁維生或完成生命中關鍵階段,一般人較熟悉的例子是海葵與小丑魚。此外,珊瑚礁也是海岸線的天然屏障,可以避免海岸線被過度侵蝕。
而珊瑚經濟效益也很龐大。戴昌鳳說,一九三○到一九七○年代,台灣是有名的「珊瑚王國」,珠寶珊瑚產量居全球之冠,而全球珊瑚礁每年可帶來一百至兩百四十公噸魚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