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聯史話】一文錢詩聯

王樹凡 |2009.03.02
409觀看次
字級

親書聯語明心志 明代嘉靖年間,福建南安知府張津,為官清廉,品行端潔,上任不久即發現有人欲行賄賂,也有些官員愛財受賄,於是親自書寫一副對聯,掛在高高的譙樓上,以為警示:

寬一分則民可受一分賜;

取一文則官不值一文錢。

只取一錢慰民心 《後漢書‧劉寵傳》載:劉寵任會稽(紹興)太守,勤政愛民,後調到京城任職。臨行時萬民相送,行至山陰縣若耶山中,見路旁有老者數人相迎,說是受萬民之託來為太守送行,每人出錢一百,是老百姓集資,望太守笑納。劉寵堅不肯受,諸老翁跪求太守勿負民心。劉寵不得已,從中揀取一錢以為紀念。從此,「一錢太守」名播四方。

後人為感其德,在紹興錢清鎮建劉寵廟,四時祭祀。明代王叔能遇此寫下一詩:「劉寵清名舉世傳,至今遺廟在江邊。近來仕路多能者,也學先生揀大錢。」

但是,這些「能者」揀大錢意義完全不同了。

一錢判吏振綱紀 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載:湖北崇陽縣一個保管金庫的小吏,回家時被檢查出帽子裡夾了一文銅錢,證實是官庫之錢,無從抵賴。縣令張乖崖審問他時,他滿不在乎,說即使是盜的這一文錢能犯什麼罪?張乖崖十分震怒,說你監守自盜,還如此囂張,如不嚴懲,必致更大後患,遂提筆判曰:「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斬,水滴石穿。」

當即判刑,百姓拍手稱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