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鎮銘泥塑佛像 不求名相

 |2009.03.02
2715觀看次
字級

【本報大社訊】隱居高雄縣大社鄉觀音山區的莊鎮銘,是國內少數專攻泥塑佛像的藝術工作者,工作坊旁但見一片雜草叢林,看似遺世獨立,但他潛心創作,自成一格,雖不求名利,但佛光山、古簷寺都有他的作品。

「小時候睡前心裡就想,今晚佛祖會出現在我夢裡嗎?」四十二歲的莊鎮銘說:「老一輩的人都說,製作一尊尊神像,才有機會讓神明在你面前『示現』形體,」十六歲拜師學藝後,立志做佛像,卻至今從沒看過佛祖。

莊鎮銘說,跟著師傅本想學技巧,但師傅受大崗山上的超峰寺之託製作「佛陀的一生」壁飾,什麼功夫也沒學到,卻意外學會泥塑。所謂無心插柳終成蔭,他在泥塑領域另闢竅門,打造屬於自己的風格」

莊鎮銘的作品多是寺廟修行者所託製作,他認為,捏造佛像心要虔誠,若有雜念,佛像神情也會不莊嚴慈悲,「相由心生,你秉持著怎樣的心態與情緒,做出來的佛像就是反映你的狀況。」

捏佛二十餘年,莊鎮銘每件作品都是「獨家」,他認為「不求名相」,不留任何痕跡,不替作品留下任何影像紀錄,才不會受限名利,不但讓作品獨一無二,更讓買家享受凝視佛像時,「體會屬於自己的佛法感動。」也正因此,他所捏塑的佛像,令人看一眼就自然心靈沉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