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大社訊】隱居高雄縣大社鄉觀音山區的莊鎮銘,是國內少數專攻泥塑佛像的藝術工作者,工作坊旁但見一片雜草叢林,看似遺世獨立,但他潛心創作,自成一格,雖不求名利,但佛光山、古簷寺都有他的作品。
「小時候睡前心裡就想,今晚佛祖會出現在我夢裡嗎?」四十二歲的莊鎮銘說:「老一輩的人都說,製作一尊尊神像,才有機會讓神明在你面前『示現』形體,」十六歲拜師學藝後,立志做佛像,卻至今從沒看過佛祖。
莊鎮銘說,跟著師傅本想學技巧,但師傅受大崗山上的超峰寺之託製作「佛陀的一生」壁飾,什麼功夫也沒學到,卻意外學會泥塑。所謂無心插柳終成蔭,他在泥塑領域另闢竅門,打造屬於自己的風格」
莊鎮銘的作品多是寺廟修行者所託製作,他認為,捏造佛像心要虔誠,若有雜念,佛像神情也會不莊嚴慈悲,「相由心生,你秉持著怎樣的心態與情緒,做出來的佛像就是反映你的狀況。」
捏佛二十餘年,莊鎮銘每件作品都是「獨家」,他認為「不求名相」,不留任何痕跡,不替作品留下任何影像紀錄,才不會受限名利,不但讓作品獨一無二,更讓買家享受凝視佛像時,「體會屬於自己的佛法感動。」也正因此,他所捏塑的佛像,令人看一眼就自然心靈沉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