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六輕廠曾為泰勞辦過藤球賽,據台塑外勞管理組表示,每年四月十三日是泰國重要節慶,與中國人「過年」的意義相同,為解泰勞思鄉之苦,台塑與廠區內包商都舉辦不少活動慶祝。
包括排球、桌球、及泰國特有的籐球比賽,由各廠區的泰勞人數,推派球員組隊參加,最後再進行總決賽;廠方說,籐球在國內很少見,但幾乎每位泰勞都會玩,與泰拳同稱是泰國獨特的「民族運動」,所以每場比賽,不僅參賽的球員全力以赴,連到場的觀眾都很踴躍,加油聲不斷。
中華民國藤球協會理事長黃忠仁指出,藤球從一九九○年北京亞運就已經是正式比賽項目,但是我國從來沒有派隊參加過比賽,二○○六年杜哈亞運,泰國包辦四面金牌,越南兩面,緬甸跟馬來西亞各拿到兩塊銀牌。
黃忠仁表示,台灣的選手一定要趕快養成,而且教練人才培養同時並進,他指出,很少人注意到台灣民俗運動的毽球跟藤球有相似之處,「以往是大家都不了解藤球,如果懂了之後,相信可以從台灣很多運動中找苗子。」他已經開始著手尋找選手培育,馬上就瞄準了毽球選手來轉項。
黃忠仁指出,藤球雖然發源於東南亞國家,但我國還是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因為它不受身材限制,屬於高度技巧性的運動,很適合台灣推展。他以羽球為例,羽球運動發源於歐洲,但東南亞的印尼在國際大賽也佔有一席之地,只要我國未來好好推動,可以讓藤球成為台灣在亞運會可以一較長短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