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行政院主計處昨天公布,去年實質平均薪資負成長百分之三點三七、實質經常性薪資負成長百分之三點一三,均創下民國六十九年調查以來最大跌幅;顯示受雇者薪資所得的實質購買力已明顯下降。
主計處四局副局長黃建中表示,去年平均薪資成長百分之零點零三,漲幅為六年來新低;經常性薪資成長百分之零點二八,為六十九年調查以來同期最低。
他表示,受到去年底無薪假增加、業務緊縮等影響,工時減少、薪資縮水,導致去年平均薪資及經常性薪資漲幅,皆明顯趨緩。
他表示,去年十月起消費者物價指數增幅雖已趨緩,但受到十一月、十二月經常性薪資大幅下降影響,實質薪資負成長幅度反而擴大。
所謂平均薪資,是指受雇員工實際受支付的薪資總額,包含經常性薪資(含本薪、按月給付的固定津貼及獎金)、加班費及其他非經常性薪資(指非按月發放的工作、績效、業績、年終年節獎金、員工紅利等)。
實質薪資則是扣除物價影響,實質薪資負成長,代表薪水漲幅比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