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及資訊、通信產品減幅最大 預期2月將微幅上揚 專家憂心整體表現
【本報台北訊】經濟部統計處昨天公布一月外銷訂單金額,年減率為百分之四十一點六七,續創史上最大單月跌幅,接單金額僅一百七十六點八億美元;一如經濟部先前預期,低於二百億美元。
經濟部統計處表示,一月適逢農曆春節工作天數較少,加上國際經貿環境嚴峻,外銷訂單金額一百七十六點八億美元,較去年同月減少一百二十六點三億美元,年減率百分之四十一點六七。
就主要接單貨品觀察,一月份以電子產品較去年同月減少二十七點一億美元(減百分之三十八點八五)影響最大,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萎縮為主因。
其次為資訊與通信產品,較去年同月減少十九點一億美元(減百分之三十點四七),主因是筆記型電腦接單力道減弱。精密儀器等產品則因面板廠持續去化庫存,較去年同月減少十六點三億美元(減百分之六十一點一三)。
經濟部統計長黃吉實昨天表示,部分產業急單效應,加上工作天數增加,預期二月外銷訂單成長將會較一月季調前微幅上揚。但整體而言,今年第一季外銷訂單成長仍將呈大幅衰退格局。
廠商問卷調查顯示,預期二月接單將較一月減少的廠商家數占百分之三十七點六三,持平者占百分之三十九點八二,預期增加者占百分之二十二點五五;「預期減少」較「預期增加」者高出十五點零八個百分點。
黃吉實說,晶圓代工業主要廠商已由先前直接表達不樂觀的看法,轉為「不悲觀,也不樂觀」,看法已有改善。
他表示,包括電子、資訊與通信產品、精密儀器等產業有急單效應,加上工作天數較一月增加,這些都是二月接單的有利因素。
他預期,二月接單成長雖續呈弱勢,但可望較一月季調前微幅上揚。不過整體而言,今年第一季外銷訂單成長將呈大幅衰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