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人的尊嚴超越遺傳基因

 |2009.02.24
627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教宗本篤十六世二十一日接見聖座生命科學院的三百位遺傳學家和有關科學家時表示,每個人一出生,就享有同等的尊嚴,這個尊嚴超越個人遺傳基因的總合,因此必須革除那些基於生理效率和美貌因素,而對某些人有所歧視的科學,這樣的科學甚至窒息殺害脆弱或有疾病的胎兒生命。

聖座生命科學院日前在梵蒂岡舉行第十五屆大會,本篤十六世向與會的各國專家學者強調:「人的出生絕不能和其他動物的繁殖相提並論。任何一個人出現在世界上,都是天主嶄新的創造」。教宗用這樣的話提醒遺傳工程學家有時難於了解和尊重的分水嶺。

教宗承認生物科學有許多值得嘉許的成就,不但能夠提前或及早進行有效的遺傳診斷,還能醫治或減輕病患的痛苦,帶給病人恢復健康的希望。

不過,本篤十六世還是批評不合乎生物倫理的優生學,企圖以個人的願望和權利來設定理由,以打擊其他不被認為值得的生命形式,就連生命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缺點或遺傳疾病,也成為不受尊重的原因。而那些在母胎中就被認為不值得生存的胎兒生命,也因此受到危害。

本篤十六世強調,每個人都比他得自父母親的遺傳因子的組合來得重要,任何對人、對民族或對種族的歧視,都是對整個人類的謀害。

他進一步指出,任何人的生物、心理、文化或健康狀況,都不能成為被歧視的理由,必須鞏固接納和愛的文化,拆斥社會對病患殘障者經常豎立的藩籬。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