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150萬酒瓶 泰僧建造萬瓶寺

 |2009.02.23
1086觀看次
字級

耗時25年 從牆身到地板全都是 瓶蓋也利用 被列環保觀光旅遊名錄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位於泰國有座「萬瓶寺」,由僧侶歷經二十五年,用一百五十萬個回收的玻璃啤酒瓶建起了他們的寺院,現已被列入一個公認的東南亞環保觀光旅遊名錄。

不論是信眾或遊客,一步入該寺就如進入一個玻璃世界,因為無論是湖泊上的主廟、祈禱室、大寶塔、禮堂、湖邊的僧人寮房(宿舍),甚至洗手間和火葬場等,從牆身到地板,全都是由綠色及啡色的啤酒瓶組成。

這座Wat Pa Maha Chedi Kaew寺院現在被稱為「萬瓶寺」,位於距離泰國首都曼谷四百英里的西薩菊省。該寺僧眾自一九八四年開始回收玻璃啤酒瓶,起初只是為了治理當地的環境污染,但由於啤酒瓶數量眾多,他們決定將這些瓶子作為建築材料,並鼓勵當地政府送給他們更多的啤酒瓶,並開始修建寺廟。

在修建這些建築物時,他們還使用混凝土做「芯」以確保建築物的強度,然後用棕色和綠色的啤酒瓶修建。除了將回收的瓶子建造寺院建築和設施外,啤酒瓶蓋也全都「廢物利用」,用來拼成寺院周圍的鑲嵌畫或裝點佛像。

「我們獲得的舊啤酒瓶愈多,就能建愈多的房子。」方丈San Kataboonyo表示,啤酒瓶不變色,光澤度好,而且易於清理,他們還打算利用更多回收的啤酒瓶。他們的這種做法既有利環保,又以低成本建造自己的寺院。

一名遊客表示,雖然飲酒是五戒之一,但用回收酒瓶無疑有其積極的一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