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筆記】匯率市場和避險基金

李貝才 |2009.02.16
512觀看次
字級

避險基金就是一群自詡對金融市場相當了解的人,透過他們所擅長的種種金融交易,創造獲利,獲利愈好,就有愈多有錢人和企業將資金交給他們操作,這樣的組成造就了「避險基金」。



一九八○年代,外匯市場還只有日交易額五千億美元的規模,目前已經成長了六倍之多,達到約莫三點二至三點五兆美元的日交易額,而股票市場的日交易額約為三千億美元,其中有相當高的比例來自於非常有名的「避險基金」。

何謂「避險基金」?有「金融投機客」、「投資家」等名號的索羅斯,於一九九二年放空英鎊、大勝英國央行,引發各國央行開始強力譴責避險基金的操作手法後,此基金正式躍上國際舞台,開始被媒體廣泛的挖掘和報導,但在一般大眾眼中,避險基金卻始終罩著神秘面紗。

不妨從這個角度思考:避險基金就是一群自詡對金融市場相當了解的人,透過他們所擅長的種種金融交易,創造獲利,而非透過我們所熟悉的產業來產生利潤,獲利愈好,就有愈多有錢人和企業將資金交給他們操作,這樣的組成造就了「避險基金」。

二次大戰之後,全球央行同意布列敦森林協議,每盎司黃金可兌換三十五美元,世界外匯交易以美元為中心,直到一九七一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宣布美元脫離金本位,各國貨幣開始可以大幅度浮動,世界正式走入美元本位時代。

一九八○年代以來,匯率市場交易量逐年攀升,起初以大型進出口企業為主,接著衍生出為大型企業執行匯率避險的操盤人,期間內,主要貨幣如美元、日圓,和之前的德國馬克、法國法郎、瑞士法郎,變動率約在百分之五到十五左右而已,所以外匯交易人士,開始透過高槓桿,約四至二十倍的倍率,來增加他們的獲利率,這就是外匯交易市場交易額成長如此強勁的主因。

歷史價位是另一項可參考的指標,透過檢視過去五年、十年,至四十年的價格,我們可以發現,貨幣現在的價值是被低估或是高估。

除此之外還要了解,避險基金的專家其實和你、我沒有太大差異,每天讀同樣的報紙、喝同樣的咖啡,唯一差別是,他們的績效考核有期限,而我們的沒有,所以只要善用這項優勢,投資大眾也能打場漂亮的外匯交易。

所以,謹記評估外匯交易的三個要素:1.該國的貿易狀況

;2.該國央行的利率;3.該國現有匯率價格與歷史價格之比較。如此你就可以為自己做投資規畫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