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者:因非人為炒作 僅微幅調整 時間約年中 消基會:漲快降慢 政院物價小組應發揮作用
【本報台北訊】近來國際小麥和黃豆受到天候影響歉收,因此麵粉、黃豆粉、食用油等大宗物資醞釀漲價。業者表示,這次調漲並非人為炒作,因此價格不會大幅上揚,目前正等待時機「調整」。
植物油公會總幹事楊英武指出,大宗物資中的黃豆近年來主要產地已由美國轉到南美巴西和阿根廷兩國,但去年底這兩地遭逢乾旱,因此黃豆價格已應聲上漲。
不僅黃豆受到天候因素可能帶動黃豆粉和沙拉油價格上揚,麵粉也有相同情況,楊英武說:「大陸北方為小麥主要產區之一,這次乾旱預料造成歉收,所以全球小麥價格上漲勢在必行。」
業者表示,這次價格波動肇因於天候因素,和去年因為人為炒作、油價大漲所帶動的物價上漲不同,因此波動幅度不會像之前那一波那麼大,至於時間點可能落在六月之後。
對於食用油、麵粉等醞釀漲價,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表示,業者每次都將漲價主因推給國際原物料價格飆漲,但是國際原物料價格下降時,又說庫存、銷售中成品還沒用到降價原物料。
他說,國內售價隨國際行情漲快降慢,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根本沒發揮作用,行政院長劉兆玄應該重視此問題。
他強調,經濟部該調查有進口原物料貨品的上游廠與製造大廠,了解進貨船期、貨量與價格,以及製成產品上市銷售價格等的關係,不要只查下游零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