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雲林訊】雲林縣褒忠鄉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千歲遶境祈福暨吃飯擔宗教民俗盛會,昨天遶境隊伍在東勢鄉復興村會合後,舉行流傳逾百年的吃飯擔活動,吸引數萬來自各地信眾參加。
褒忠鄉馬鳴山鎮安宮奉祀張、徐、侯、耿、吳、何、薛、封、趙、譚、盧、羅共十二神明,稱「五年千歲」,每年有春、秋二祭。春祭即聞名的元宵節遶境「吃飯擔」,由五股十四庄輪流舉辦,秋祭在農曆十月二十九日,有建醮祈福活動,若逢五年一次的「五年到」則擴大慶祝。
鎮安宮五年千歲由陣頭隊伍敲鑼打鼓熱鬧恭請出巡,遶境褒忠、東勢、土庫、元長等地,隊伍分為兩條路線繞行,數萬人頭鑽動,下午在今年作東的東勢鄉復興村會合後,舉行盛大吃飯擔,祈求消災解厄。
褒忠鎮安宮吃飯擔民俗活動,與台北平溪放天燈、台南鹽水蜂炮並列元宵三大宗教民俗盛會。鎮安宮是五年千歲總廟,全台有四百多座分宮,每年元宵節春祭,吸引各地信眾返回總廟參加遶境暨吃飯擔活動。
鎮安宮指出,早年醫藥不發達,褒忠、東勢、土庫、元長等地一帶瘟疫盛行,居民恐慌,於是恭請馬鳴山鎮安宮五年千歲出巡,掃除瘟疫邪魔,並為地方祈福。為了感謝神明及陣頭隊伍,由各村庄居民輪流作東,用擔子挑著到村外農田空地擺放,露天空地萬人共食,流傳至今,即「吃飯擔」。
吃飯擔吃的食物,由於各村庄通常十多年才輪到一次作東,輪到的全庄總動員,準備豐盛食物,輸人不輸陣,頗有較勁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