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財星」雜誌報導,根據投資大師巴菲特使用的一項投資基準,當美國股市總市值落在國民生產毛額(GNP)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之間,就是合理的投資時機,而現在似乎就是時候了。
這項理論的論點在於美國股市總市值與GNP之間應該有一個合理的比率,根據八十五年來的線圖走勢以及巴菲特本人的說法,現在應該是進場購買美股的適當時候。
二○○一年網路泡沫破滅,道瓊指數從高點大幅回挫兩千點時,很多人都在討論重返股市的時機。
但當時股市總市值仍相當於美國GNP的百分之一百三十三,所以巴菲特並未輕舉妄動。
巴菲特後來具體設想一個進場的合理時刻,如果總市值與GNP的比率落在百分之七十到八十之間,進場購買股票可能會很有利。按照這項說法,美股的買點如今可能已經浮現,因為該比率上月時已降到百分之七十五左右。
巴菲特對於總市值/GNP比率重返正常,絲毫不感到訝異。
他告訴「財星」說,這項變化讓他想起投資家葛拉罕(Ben Graham)對股市運作方式的描述:「股市在短期間像是投票機,但在長期間就像是體重器。」
巴菲特不僅相信線圖傳達的訊息,還親身力行。他去年十月十七日在紐約時報輿論版上說,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個人除了美國公債外,沒有擁有任何股票(波克夏股票例外),但現在他已開始進場購買。
他還說,如果股價繼續下滑,他會繼續加碼。他發表這些言論之後,美股的確繼續下滑,道瓊指數在這段期間下跌約百分之十,所以按理巴菲特應該也不斷買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