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講究快速的二十一世紀科技時代,有著速食漢堡、速食教學、快速組合屋、快速組合傢俱等產品,甚至還有所謂的「速食文化」。速食雖快雖好,卻非事事都能一蹴可幾,而求快求速的社會現象,也讓許多人產生錯誤的認知。例如:只看結果的豐饒,卻不知過程的艱辛,以為事事垂手可得,不想踏實努力付出,這實在是種錯誤的觀念。
有一位很想學劍的年輕人,問老師:「以我這樣的資質,學會劍道,需要多久時間?」
老師回答:「十年。」
年輕人說:「十年太久了,能不能快一點?」
老師說:「假如你有這種觀念,要二十年才能學得起來。」
年輕人說:「老師,不行啦,我有父母要孝養,還有家庭要照顧。我可以加倍學習,晝夜不停,您說這樣要多久?」
老師說:「那就是三十年了。」
看著年輕人納悶的表情,老師語重心長地說:「你知道為什麼我告訴你,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嗎?因為你一隻眼看到名,一隻眼看到利,一心只想快速成就,像這樣要學好功夫,是辦不到的。一個真正的學劍之人,應該是用心來看自己,不是看別人,更不是著眼在功成名就。」
聽完老師的一番話,年輕人恍然大悟,不但改變了自己急功近利之心,也逐步踏實地跟老師學習劍法。
事實上,學習任何事物,都不是即刻能有所成,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種多少的因,收多少的果」。不管哪一樣工作,想要有所成,都必須投注時間和心血,這也是宇宙間不變的真理,因果的法則。現今的社會,雖然強調快速便利,然而快速並非就是急速成就,快速一樣不能違背因果。
例如:日常生活中,速食麵、易開罐飲料、組合傢俱、組合房屋等產品,使用起來很方便。事實上,產品在組成以前,也是經過一定的作業過程。好比速食麵,雖然沖些熱開水,加個調味包,泡上兩分鐘,就可以吃了。看起來非常快速,然而在成為泡麵之前,不知花費了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辛苦,先把麵炸熟,調味包調好,再加上抗氧化劑,防止它壞掉。前置作業的手續,其實不少,只是到了我們面前,見果不見因,開水一沖,就可以吃了。一碗麵的形成,並非只有開水跟麵就可以了。
很多成功的名人講過:即使是天才,也得要努力,把天分展現出來;即便有金礦,也要花費時間和力氣去開採。希望我們不要因為速食文化而混淆,忽略每一件事情背後的因果法則。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即使是速食文化也一樣要符合因果,因此「想要怎麼收穫,先要那麼栽。」(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