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二十多年前,卓溪鄉布農族獵人林淵源(圖/玉管處提供)是花蓮一等一的獵人,因緣際會參與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的八通關古調查,接觸生態保育,被引薦為玉管處巡山員,獵人搖身一變成為野生動物保育大使,近日更拍到了珍貴的黑熊畫面。
林淵源九歲時隨父親學習打獵,獵到生平第一頭獵物山羊,從此踏上獵人之路,沒幾年,已是花蓮縣名聲響叮噹的獵人。今年五十三歲的他大腿曾遭山豬利牙狠咬,還有其他無數小傷,全身都是屬於獵人的印記。「我打到的野生動物至少一大卡車!」,二十多年前,林淵源擔任嚮導,對現任塔塔加管理站主任宋振榮自豪地描述本領。當時玉山國家公園成立不久,亟需熟悉山區的原住民協助研究及保育工作,宋振榮邀他加入保育行列,「你要不要來玉管處擔任巡山員,但是從此不能再打獵!」
林淵源感動於宋振榮的邀約,打獵多年其實對動物也有感情,立即答應。當時的處長葉世文認為玉管處需要這樣的人才,決定聘請他,也造就出今日台灣黑熊研究的幕後英雄。
十年前,林淵源奉派參加「黑熊媽媽」黃美秀教授的團隊。一次,他與黃美秀去查看陷阱,結果三公尺外的芒草中,一隻台灣黑熊人立起來要撲向他,林淵源當場冒出一身冷汗。他以隨身攜帶的瓦斯小噴罐向黑熊一噴,黑熊轉身逃跑,林淵源也被嗆得不斷咳嗽、淚涕齊下,但總算是逃過一劫。
以往頂多帶相機隨意拍一下野生動物,林淵源五日才由同事手中接到一台V8攝影機,學會操作,沒想到九日就派上用場。當時母熊因為急著帶兩隻小熊離開,根本不理會他在旁錄影,對於順利拍下畫面,他說「感覺非常棒」。
林淵源說,山區老獵人凋零,年輕人又對山區不了解,加上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積極執行巡山保育工作,近幾年來,山區盜獵案件大幅減少,由獵人變成保育大使,他很滿意現在的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