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 黑熊母子越溪

 |2009.01.23
1141觀看次
字級

母熊欲渡溪 不讓小熊涉險 玉管處成立23年 最久目擊紀錄

【本報台北訊】玉山國家公園黑熊保育小組近期在八通關古道東段大分溪谷,目擊台灣黑熊母熊帶兩隻幼熊企圖越溪,此為玉管處成立二十三年來,目擊黑熊最久的一次錄影畫面,亦見台灣生態保育已有豐碩貢獻。

黑熊保育小組九日在玉山園區海拔一三二○公尺大分附近,進行保育巡查任務時,近距離發現有黑熊在溪谷來回走動,不遠處傳來幼熊的叫聲,從黑熊來回搜尋及不安的行為研判,應是溪水太深,母熊希望能幫小熊找一條能夠越溪的路徑。後來母熊因溪水湍急而作罷,又回頭攜帶小熊,循原路折返,這段畫面將黑熊的護子心切表露無遺。

這段黑熊攜子過程由黑熊保育小組的林淵源以V8全程錄影。林淵源曾是布農族資深獵人,後來成為玉山國家公園保育人員,專長各種野生動物出沒習性和捕抓技巧,除了負責國家公園保育巡查外,他也是專家爭相邀請協助的對象。

玉山國家公園自民國八十五年成立「黑熊專案保育小組」,致力台灣黑熊保育及生態研究,八十八年首先在拉庫拉庫溪河谷,拍攝到台灣黑熊珍貴動態畫面,製作「黑熊奇遇記」影片,並持續委託專家學者(師大王穎教授、屏科大黃美秀教授、東華大學吳海音教授、陳怡君博士)記錄研究台灣黑熊生態。歷時十二年,總共繫放十五隻黑熊,並成立「台灣黑熊保育研究」中英文網站,今年則突破性目睹拍到黑熊親子珍貴畫面。

保育巡查是極為特別的工作,必須在很嚴苛的環境下工作,此次除了發現黑熊之外,工作人員也看到多處黑熊排遺及一處黑熊的臨時巢穴。沿途也見到水鹿、山羌、藍腹鷴、松鴉等動物。

國家公園呼籲,民眾上山若有幸見到野生動物應避免干擾,靜靜觀察是最好的接觸,動物才是山林的主人。若遇見黑熊,應盡速低調離開現場,以免發生意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