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市齊東街街廓的日式宿舍,是台北市首批採面狀保存的文化資產,昨天舉行宿舍修復開工典禮,未來將結合社區共存共榮,朝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在社區居民、文史工作者、文資專家要求保存的呼聲下,文化局陸續登錄齊東街五十三巷、二、四、六、八、九、十、十三號,濟南路二段二十五、二十七號,及金山南路一段三十巷十二號等十處日式宿舍為歷史建築,並設一處為古蹟,第一批修復作業昨天展開,預計耗資二千二百萬元,明年中完成。
文化局表示,齊東街五十三巷兩側日式建築,保存情況相當良好。院內種有五、六層樓高的白臘樹,同時還保留日本人最喜歡種植的柿子樹,象徵「釋平安」;室內不但木造格局未曾更動,連庭園內的階石、配石都相當講究。
宿舍內還紀錄日據時代的點點滴滴,如防空洞、水泥垃圾桶、水塔、化糞池、煤球爐,是難得的活教材。
齊東街因呈弧線形狀,街頭看不到街尾,如同微笑標,加上屬於幸福里,居民給予「微笑齊東街」的美譽。
文化局長李永萍表示,日式宿舍群與社區居民共存共榮,修復後的建築將委外經營,並邀社區居民參與,未來將朝文化或文化創意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