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宗教工藝師 到中國交流

人間社記者觀珩 |2009.01.19
948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珩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安徽帝雅文化遺產研究保護中心,為因應宗教藝術品的市場需求,最近從尼泊爾聘請多名經驗豐富的鏨刻技師,致力開發宗教銅器藝術品。

尼泊爾佛像以造像標準、做工精細聞名於世。佛像符合《造像度量經》記載佛像的比例、持物與姿勢標準。佛像從身體到服飾雕花,都以純手工打造,面部工藝更是複雜精細,先用極細的純金粉柔粉製底色,再由高級畫工用天然顏料描繪佛像。佛教徒都以能有一尊尼泊爾佛像而感到法喜。

尼泊爾豐厚的文化遺產聞名於世,吸引絡繹不絕的文化旅遊者。在帕坦、加德滿都谷地、加德滿都、巴克塔普爾古城的王宮廣場皆有大量工藝精湛的建築、雕塑等文化遺產。

帕坦被譽為藝術之都、精緻之都、萬千金色屋頂之都,是尼泊爾建築藝術發祥地,馬拉王朝時期,帕坦工匠以建廟為生,擅長木雕、繪畫、鎦金,既莊嚴又華麗,首都加德滿都宮室廟宇,大多出自帕坦工匠的巧手。

其中,帕坦金廟有鎦金屋頂、塑像與雕飾,處處金光燦亮,香火鼎盛。相傳,克拉底王朝時期,釋迦牟尼佛曾駐錫帕坦,將鐵匠提升至金匠階層,並賜予族姓釋迦,世鑄金廟。

尼泊爾地處中國與印度兩大世界文明古國之間,其宗教、藝術、文化、傳統有獨特的融合之美,加上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橫瓦北方,諸多攀登聖母峰的傳奇故事,也為尼泊爾增添神祕色彩。

尼泊爾人對宗教十分虔誠,有九成人口信奉印度教,但對宗教採取兼容並蓄的態度,受佛教和印度教的長期熏陶,印度教徒也充滿佛教思想;在印度教廟內,常見佛像;印度教徒到佛寺參拜,或佛教徒到印度廟祈福的獨特現象,對當地人而言,不同神明的庇護多多益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