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畫民俗】坤伯製桶有神技

劉興欽/圖‧口述 林少雯/記錄整理 |2009.01.08
549觀看次
字級

早年,台灣工業不發達,石油化學產品所製模做出的各種塑膠製品尚未問世,人們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器具,都是天然素材所製造出來的,竹子、木頭和石頭就是最基本材料,木頭的使用尤其普遍。

「坤伯製桶技術好,輕便耐用不得了。若問神技那裡來,可是從小學到老。」從劉興欽老師這首打油詩中,可以見證到一位叫坤伯的木匠師傅,他擁有一流的製桶技藝。這項技藝是他從小拜師學習的,三年四個月後出師,便開始以製造木桶為業,他精湛的技術,是從一槌一槌和一片一片木頭中所累積起來的。

幾十年製造木桶的經驗,使坤伯遠近馳名,附近各鄉鎮的人,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他。製造木桶對坤伯來說早已經是駕輕就熟,輕而易舉的事,可是看他教導的幾個徒弟,做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因此,徒弟們尚須努力學習,從觀摩和經驗中去累積技巧和竅門。

木桶因為是圓形的,製作起來需要一些技術。製作木桶時,要先將合用的木板,一塊一塊鋸好,鋸成大小剛好的尺寸,然後將這些木片一塊塊銜接起來。由於要圍成圓形,因此桶身會有斜度,大木桶和小木桶的斜度不同,這就要憑經驗去度量。將傾斜的角度抓準,一片片接好,做成一個圓圈,每一片木片之間緊緊相扣,然後用鐵箍將圓圈箍緊,木桶就完成了。

木頭製造的器具中,水桶和澡盆是最常用的。用木盆泡澡,木頭自然的香氣溢出來,混入蒸氣和水中,整間浴室也盈滿芬多精,除了對健康大有助益之外,也讓洗澡成為一大享受喔!

現代人洗澡,大多使用塑膠浴盆或是金屬浴盆,再不就是什麼玻璃纖維或唐磁浴缸之類的,這種現代浴盆或浴缸,質地和香氣當然比不上木盆,泡澡的感覺也大不相同,那種享受就更不能比。

難怪劉興欽老師很懷念坤伯。坤伯代表的是一個時代,那個時代已經過去,但是永遠令人懷念和回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