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行政院主計處昨天公布二月份躉售物價總指數(WPI),較去年同期上漲百分之二點零七,創去年三月以來的新高,一至二月平均年增率為百分之一點五四。儘管WPI攀高,主計處仍強調,這是由於廠商競爭激烈,漲幅不會完全轉嫁給消費者。
主計處第三局第三科科長吳昭明表示,二月WPI年增率攀高,主因是能源礦產品、石油及煤製品、電力機械器材及設備等價格仍處高檔所致,觀察過去經驗,WPI指數要影響至CPI指數,視產品時間不同,分別約二至七個月,平均來說是半年,但因市場競爭因素仍存在,廠商不會把相同漲幅反應至消費者。
國際原油方面,吳昭明表示,目前認為在伊朗核武議題影響下,中東情勢不太穩定,油價大方向是往上走,但還需進一步觀察。
另外,受到國內油價、香菸價格調漲等因素影響,主計處公布二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一○二點六六,一、二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平均年增率為百分之一點八四,去年第四季年增率是百分之二點八四,顯示國內物價漲幅減緩。
吳昭明指出,去年農曆年在二月,今年在一月,去年比較基期偏高,今年二月消費者物價和去年同月相比,只上漲百分之零點九九,經季節性調整後,漲幅調升到百分之一點七。他說,百分之一點八四的漲幅尚稱溫和。若不含蔬果魚介及能源的核心物價,一、二月平均年增率僅百分之零點五五。
吳昭明指出,二月開徵菸品健康福利捐,讓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百分之零點一二;二月油料費上漲百分之二點八二,也讓指數上漲百分之零點零八。他說,國際原物料價格今年以來繼續上揚,反映鋁、銅、鎳價格的美國商品期貨指數上漲較去年同月百分之二點三。
油價方面,主計處指出,二月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每桶原油價格五十六點六二美元,雖然一月下跌百分之二點九,但比去年同月上漲百分之三十五點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