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落實地方預算執行 總統認養雲林柳丁園 宣示1500億元推動農漁村再生
【本報雲林、嘉義綜合報導】馬英九總統昨天南下雲林、嘉義地區,先到雲林縣關心柳丁產銷,認養柳丁園,並宣示推動農漁村再生計畫;隨後又在參加嘉義市政府主管座談時表示,為落實地方預算執行情形,讓經費注入經濟體系,刺激景氣,未來周末將固定下鄉,希望改善下半年經濟負成長情形。
馬英九表示,日前已與副總統蕭萬長、行政院長劉兆玄談好,未來每個周末固定分頭下鄉,參加縣市政府一級主管座談,或拜會弱勢團體、農家、中小企業。他指出,由於未來有大量預算注入縣市政府行政體系,下鄉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落實預算經費執行情形。
馬英九強調,周末固定下鄉希望不分黨派、藍綠,中央與地方通力合作,雖然今年第一、二季是經濟艱困時期,至少能改善下半年的經濟負成長情形。
未來馬、蕭、劉三人的辦公室將密切聯繫、規畫下鄉行程,也將視議題、區域,安排政務官同行。總統府人士表示,此舉就是希望公務員不要只待在辦公室,應該走出去多聽取民間的聲音,也是呼應馬總統在元旦祝詞的提示,公務員都要像觀世音菩薩一樣「聞聲救苦」。
昨天稍早,馬英九到雲林縣古坑鄉關心柳丁產銷,不但自己以八萬元認養果農葉宗雄種植的一分地柳丁園,可生產四千公斤柳丁,將全捐給雲林縣的公益與社福團體,並鼓勵企業、公司或個人認養柳丁、多吃柳丁,以幫助果農。
農委會主委陳武雄說,收購或促銷柳丁都只是短期的措施,長遠來看,必須量少價高,也就是推動廢柳丁園,或轉作;未來廢園的補助可望提高到二十萬元。
馬英九隨後又到水林鄉的台灣區牧草生產合作社,訪視「小地主大佃農」示範區。馬英九坐上曳引機,聽取農委會簡報「小地主大佃農」計畫,他表示,此計畫保障老農與農耕,缺乏資本的年輕農民可用便宜價格承租農地,降低農耕成本,也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對老農或年輕農民都照顧到了。
繼小地主大佃農計畫之後,馬英九也當場宣示,政府將斥資一千五百億元推動農漁村再生計畫,改善農漁村環境,由下往上改善農民生活,讓農民的農耕與生活都受到照顧,農業競爭力自然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