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宜蘭訊】11歲時因難忍飢餓,偷吃了1塊媽祖廟供桌上價值不到5毛錢的糕餅,但在神前承諾,將來若事業有成一定回報。宜蘭縣頭城鎮民蕭讚添始終記得自己的承諾,23年來每年行善,捐款濟貧的金額累計達1500萬元。
蕭讚添雖捐款行善大方,自己卻是節儉過日,省下的生活費、油錢、菜錢則統統存起來,幫助困苦的人。「捐款窮不了人!」蕭讚添昨天說:「我會繼續捐下去!」
回憶幼時的苦日子,蕭讚添哽咽地說,有一天他實在是餓得受不了,路過頭城鎮慶元宮,看到神桌上有信徒供奉的糕餅,那塊糕餅如豆干般大,不到5毛錢,自己買不起,竟偷來吃。但也因此讓蕭讚添深深體會到艱苦人的心,當時他邊流淚邊向媽祖懺悔,也承諾將來若事業有成,一定幫助艱苦人。
蕭讚添念念不忘他曾答應媽祖的承諾,待長大成人、工作穩定,待遇也不錯後,除了養家活口,只要手頭上有餘錢,就零星捐出去。民國75年起,每年固定至少捐款10萬元、一批白米給礁溪、頭城以為冬令救濟,之後捐款愈多,用途愈廣,擴大至捐獎學金、救護車、捐血車,累計捐出的金額至少1500萬元,因捐款直接受惠的就有上千人。
蕭讚添有3個兒子,在台北開補習班的長子蕭民煌效法父親行善,蕭讚添昨天捐給頭城鎮所15萬1000元,蕭民煌說:「父親捐多少,我就捐多少。」也捐出同樣金額,讓頭城鎮長陳秀暖讚佩「行善傳家」。陳秀暖說,景氣寒冬,最需要的就是這樣的善心人士,鎮公所會好好運用善款,把這錢濟助給全鎮211戶低收入戶,讓他們過個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