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凍生命的樂章】成人之美 與有榮焉

劉學慧/整理 陳宏/作者 |2008.12.01
635觀看次
字級

有人認為:《華嚴經》是佛門第一經。這部經,是整個佛法的綱領,是整個佛學的概論,一切經都是講《華嚴經》的某部分。綜說宇宙人生真相,這是一部浩瀚的大經。但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才是究竟圓滿。

《華嚴經》有三種譯本:晉譯六十華嚴、唐譯八十華嚴、唐德宗貞元年間譯四十華嚴,四十華嚴就是普賢菩薩行願品的全文。

現在就普賢菩薩十大願中的第五願提出報告:

普賢菩薩說:

「所有善根,我皆隨喜」。隨喜、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因認同他人某種行為,而生起愉悅、讚許的心。

「及彼十方一切世界,六趣四生,一切種類;所有功德,乃至一塵,我皆隨喜。」十方即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上、下。六趣即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四生即胎生、卵生、濕生、化生。簡言之,就是世間眾生,乃至微塵世界的族群,所有功德,普賢菩薩均願隨喜。

「十方三世,一切聲聞,及辟支佛,有學、無學;所有功德,我皆隨喜。」

上述四項是佛家修行的層次,所有功德,普賢菩薩也願隨喜。

「一切菩薩,所修無量,難行苦行,志求無上,正等菩提,廣大功德,我皆隨喜。」菩薩到成佛,仍有相當空間,要經過正等正覺,才能達到無上的境界,凡欲求進級者,所有功德,普賢菩薩也願隨喜。

「我此隨喜,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普賢菩薩的隨喜,日復一日,念念相續,從不間斷,身、語、意業的修持也不厭煩。

聽一位老和尚講道,才知道隨喜功德是對治嫉妒病。

嫉妒不是小病、輕病,菩薩戒中也有規範。

看到別人的好事,心裡就難過,想辦法去障礙破壞,這個病很重。不但世間人有這種病,學佛的人也免不掉。菩薩也免不掉,看到別人有殊勝之處,心裡就難過;假如菩薩沒有這個病,則普賢十願不會有這一條。

六祖惠能得衣缽之後,師兄弟多人欲奪衣缽,就是因為嫉妒。佛在世時,提婆達多嫉妒佛,處處破壞佛弘法利生,而且想害死佛。

嫉妒是與生俱來的煩惱,不易斷除。普賢菩薩教我們隨喜功德,把無始劫以來的嫉妒連根拔除。看到別人有善事善行,我們隨喜,他得多大的功德,我們也得到一樣大的功德,何樂而不為?所以要有成人之美的雅量,我也與有榮焉。(劉學慧/整理  陳宏/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