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診斷 提高死亡率

 |2008.12.01
386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世界愛滋日前夕,疾管局發表「台灣男同志愛滋病毒感染者延遲診斷之危險因子研究」,以一百六十四位在台大醫院門診與住院的愛滋病毒感染者為對象,其中約九成是男同志,其餘是雙性戀者,結果發現高達百分之四十六有延遲診斷的現象,較國外文獻報告的百分之二十四到百分之四十五高。

進行研究的疾病管制局醫師羅一鈞表示,研究發現延遲診斷患者的三項危險因子包括:最後一次不安全性行為距診斷已超過六個月、年齡逾二十四歲、症狀經醫師而非經篩檢診斷,且普遍對自己可能感染的危機意識不足。

例如四十歲出頭的中年男子,直到嘴巴出現紫色斑塊,牙醫師警覺不對勁,這時他已經因為感染愛滋病毒皮膚長滿瘤,並且侵犯到內臟。另一位雙性戀者,是家人眼中奉公守法的公務員,因為發燒、關節疼痛就醫,沒想到竟然是自己偶爾去三溫暖的同志性行為,讓他感染愛滋病毒,引起全身不適。這兩位男子從沒想過要接受愛滋病毒篩檢,不幸於診斷後幾個月內死亡。

醫師在訪談中發現,這些患者自認為性伴侶人數不多,或是最近都有採取安全措施;有人則心存僥倖,認為偶爾出軌一次應該沒那麼倒楣,不知道同志間性行為是高危險群,而且感染愛滋病毒後可能潛伏期長,初期又沒有任何症狀,更加掉以輕心。

由於延遲診斷的患者往往發病後才就醫,身體狀況已經很差,出現肺炎、腦膜炎、或是皮膚已經長滿卡波西氏瘤,免疫力也每況愈下,很容易因為嚴重的細菌、黴菌感染死亡。根據台大醫院先前的研究,延遲診斷的愛滋病毒感染者死亡率可能高達百分之二十至三十。

台灣男同志的愛滋病毒感染新案例,有逐年增加的趨勢。根據疾管局統計,今年一到五月確診的七百二十八名案例中,男同志約占全部案例的百分之四十六,高居所有傳染途徑的第一位,並且有年輕化的趨勢。

羅一鈞提醒男同志,可經由篩檢,得知是否感染愛滋病毒,若得知感染,不僅可以及早治療,而且也可降低不安全性行為,減低散播愛滋病毒的風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