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編解碼技術 義大躍上國際

 |2008.12.01
809觀看次
字級

【本報大樹訊】高雄縣大樹鄉義守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博士班學生施沛渝、蘇文谷,進行編、解碼研究再突破,發表論文「長度89二次剩餘碼的代數解碼」獲國際肯定,編解碼技術提升,更精準幫助資料遺失還原及光碟磨損修復,將來可運用於通訊傳輸設備,可讓訊息傳輸更正確。

施沛渝表示,以理論分析方式,取代原本所需的大量電腦驗證,去年六月投稿國際知名工程組織類型雜誌「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今年十一月初被該雜誌」以「長篇論文(Regular Paper)」方式刊載。

兩人所研究的編解碼之所以突破,在於接收者能更完整精準地接受到對方發出的訊息,在美國,編解碼技術大量運用於太空總署。施沛渝說,「訊號傳輸與接收便是編碼與解碼的型式,若編、解更確實,大幅提高流暢性。」他們研究出的編碼系統,具有能量小、效能佳的優勢,目前已和產界合作洽談中。

蘇文谷表示,編解碼技術可讓訊息在傳訊過程中,即使受到干擾,也可以完整還原,目前編解碼技術已被許多無線通訊設備與多媒體裝置廣泛運用,他進一步解釋,編解碼分為糾錯與訊原兩種編解方式,前者多運用無線通訊傳輸、3G電子產業;後者主要為多媒體,如MP3。

蘇文谷說,該論文的期刊自一九五三年創刊五十五年以來,作者以台灣名義發表的長篇論文共四十篇,但作者群全為台灣人的論文,則僅有十六篇,其中,義大編解碼團隊發表的論文占兩篇。

施沛渝表示,目前編解碼在美、日受到重視,但國內研究者較少,而義大電機資訊學院張肇健教授是箇中喬楚,兩人原本就讀東吳數學碩士班,來到義守大學向張肇健學習,希望能在領域中有所突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