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注意車架橫桿的尺寸,跨上腳踏車站立時,從胯下到車架橫桿頂端要有一至二吋的距離;登山用單車則可增加到三至六吋。
二、站立時,從地上到胯下的距離再乘以一點零九,就是座墊的最適合高度;或觀察騎單車一腳往下踩踏板到底時(腳踏板轉軸位於六點鐘位置),伸直的腳還有微彎約二十至三十度,也是適合自己的座墊高度。
三、座墊有的會設計成前傾或後斜,但還是平的最好,因為前傾會向前滑,後斜不但不好施力,還會壓到陰部造成疼痛或傷害,對男性尤其不好。
四、座墊需考慮前後調整,簡單的方法就是把手肘對準座墊前端,伸直的手指尖剛好可以碰到把手之間的龍頭。或是觀察騎車一腳在前、一腳在後呈水平等高時(腳踏板轉軸位於三點鐘或九點鐘位置),前腳的膝蓋骨與踏板軸心成一垂直線為標準。
五、座墊寬度應選較小尺寸,才不會和大腿內側有太過激烈的磨擦而受傷,體型肥胖的人尤其應注意。
六、把手寬度要與肩同寬,而把手高度通常和座墊一樣高為標準,但登山車除外。把手太低會將上半身重量壓迫到手腕的尺神經和正中神經,導致腕隧道症候群及尺神經病變。想減少手部神經傷害,可配戴自行車專用手套,或選擇有避震功能的把手。
資料提供/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謝仕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