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溪髒臭 主婦率老少村民防污

 |2008.11.04
705觀看次
字級

吳淑華成立愛鄉協會巡守監測 拍攝野溪之歌」紀錄片 獲社區影像培力營優等獎

【本報桃園訊】流貫龜山鄉兔坑村的兔坑野溪曾經清澈,「我家門前有小河」是村民童年生活寫照。如今河川髒臭、五顏六色,兔坑村民成立龜崙嶺愛鄉協會,拍攝「野溪之歌」紀錄片,喚起社區意識,還獲得文化局社區影像培力營優等獎。

「我剛嫁到兔坑村時,覺得這偏僻村落有山有水,真是美麗,可惜這個美夢破滅得很快,假日清晨野溪布滿泡沬、清晨三時磚窯場運磚車的噪音會吵得你再也睡不著覺。」龜崙嶺環保愛鄉協會理事長吳淑華這麼說。

吳淑華從台北嫁到龜山鄉有七個年頭,她表示,曾聽丈夫黃文全說,以前兔坑村滿溪魚蝦,隨手一撈可裝盛一大桶,她根本不相信,直到假日,她到兔坑野溪上游三德煤礦的張厝散步,看到清澈溪水從山澗處飛瀉而下,滿溪的小魚,還有婦人在溪邊洗衣服,她恍然大悟,「原來野溪本來的面貌是如此美麗!」

龜崙嶺愛鄉協會在她號召下,一家家去拜訪鄰居,邀集村中青年人、學生加入,成立環保義工隊、河川巡守隊。剛開始,老一輩有些遲疑,她婆婆就是典型:「會有改變嗎?」現在有六、七十名成員。

「淑華,咱溪Y攏(咱們的小溪都)變作紅色了!」村裡老人清早出門運動,看到溪水染色,第一件事就通報吳淑華,再轉報桃園縣環保局公害中心。

兔坑村唯一學校「福源國小」也號召小學生檢測水質,學生科學展覽就是以家鄉環境監測拿下全縣前三名。福源國小主任陳明芳表示,要把環境種籽深植在孩子的心裡,讓孩子知道「這是你的家」。

學生曹雅博說,老師教大家唱「我家門前有小河」,但記憶中的小河是髒臭的,進行水質監測才知道它是被人為汙染才變樣的。

吳淑華表示,兔坑野溪是台北縣鶯歌溪上游,但是從大丘田段以後,滿是染整、電鍍等小型工廠,還有磚窯、養豬場,去年底鶯歌鎮民就指責上游桃園縣汙染農田,「我們希望透過環境意識,許給家前這條小河一個乾淨、清澈的未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