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彰化訊】雕刻師陳惠聲花了二十多年時間,蒐集上千本老存摺,從日本明治時期到民國五、六十年代都有。這些存摺年代雖不久,卻能看出台灣百年庶民生活及城鎮興衰史,吸引不少學者商借研究。友人也戲稱他是全台「存款最多」的人,是另類台灣首富。
最古早的一本年代已不可考,只能從封面戳印上的「明治」判斷應是該時期的產物。
他說,日據時期郵局、銀行把客戶分為兩類,一種是有錢人或貴族,另一種則是平民。前者可以持有紅皮存摺,後者的存摺簡單以厚紙片折成。
翻開紅皮存摺,除了金額進出紀錄顯示主人的財力,封面上的支局、分行,也透露了當時台灣城鎮的盛衰情況。「你看,這些台中廳、鹿港街支局的,金錢進出都很大一筆,這些溪湖街、草鞋墩(草屯)的,金額就少了一點。」他說,研究存摺內容,還能一窺台灣經濟變遷史。
他最鍾愛的存摺是二次大戰時期的「軍郵簿」。他說,當時被拉到南洋的軍伕人,每個月入餉後,就記一筆,通常軍伕們只領數十圓花用,其他打算戰後當為家用,沒想到不僅戰死的領不到,日本戰敗仗後,這筆錢至今無法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