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月以來,美歐各經濟實體即展開一連串救市動作,從美國通過八千億美元計畫、六大央行聯手降息,再到七國集團財長宣布五點計畫,共同對付金融危機,甚至到二十國集團回應,將動用所有手段應對金融危機。這一連串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干預金融市場行動,對眼前的金融海嘯,似乎起不了多大作用。市場信心危機是目前最大問題,美歐之間終於在原先各自為政多時後,開始共同謀求解決方案。
早在去年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之初,歐洲就受到相當牽連,歐盟經濟增長受到嚴重威脅。然而,當初過度輕忽情勢,讓歐盟領導人到了今年六月,還預言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已是強弩之末。
這樣的評估失真,以致衝擊自美國席捲歐洲時,讓歐盟金融市場在風雨中飄搖。英國、德國等西歐國家是首先正視問題的國家,但缺乏整體國際觀點,一味想要獨立解決問題的鴕鳥態度,讓風暴未曾稍歇。
明白整體協調的重要性後,歐元區十五國領導人,首次在巴黎舉行有史以來的首次高峰會,為一盤散沙的歐洲局面注入強心針。
從法、德、英、意四國的協調開始,到歐元區各國政府投注資金高達一兆歐元等措施,歐盟峰會讓二十七國建立起共同因應機制,將使歐洲的金融邁向穩定階段。接著,解決金融風暴源頭的美國問題,便是歐盟期望的下一步棋。這是必要且應為首要的金融政策。
美國面對歐盟的改革要求,布希已經同意,將針對國際金融危機問題招開國際高峰會,試圖共同避免全球金融市場繼續動蕩。不過,即將卸任的布希政府,並不太把問題高度,放在全球環境之上,對於美國境內問題是否能得到國際協助會比較在意。
另一方面,歐盟期望,對以美國為主島的國際金融體系,進行大刀擴斧改革,甚至建立新資本主意體系。這樣各有預設立場的高峰會能否聚焦共謀大計,仍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