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席捲 精神科病號暴增

 |2008.10.22
534觀看次
字級

股災、失業潮 財產縮水、壓力大 問診人數增2成 醫生:轉移注意力 運動、聊天回歸平常心

【本報新竹訊】「怎麼辦?我快活不下去了」、「一生積蓄全泡湯,人生有什麼意義?」「醫師,我老是睡不著?」各大醫院精神科門診問診人數最近暴增,好像流行疾病一般。

在竹科上班的一名中年員工抱怨,股票變水餃股、公司又裁員,下半輩子怎麼辦?四十歲王太太是家庭主婦,平日股票理財,最近身價縮水,又擔心丈夫被裁,壓力變大,連續一周沒睡好、脾氣變暴躁。

全球經濟危機,新政府團隊未帶來新氣象,多數國人對未來更充滿不確定性,焦慮氛圍,壓得喘不過氣,署立新竹醫院精神科主任陳世哲統計,九月到十月就診人數超過百人。

竹市能清安欣診所也發現,與去年相較,九十七年度就診人次第二季增加百分之五點六,第三季更暴增百分之十二點八,增加的就診人次,初診個案超過七成,計一千一百八十一人次。

陳世哲醫師分析,油價上漲起,精神科門診就診人數漸增,但雷曼兄弟案發後人數更暴增,普遍抱怨財富縮水,症狀像焦慮、注意力變差、肌肉緊繃、失眠、白天無法工作。

他先了解求診者的經濟狀況,一旦投資項目是閒錢,會告訴他們「就當是定存」,總會有回升的時候;症狀嚴重的,必須給抗焦慮劑或助眠劑,讓患者可以回去上班。

能清安欣診所院長陳能清說,這波就診人潮以焦慮合併憂鬱比例最高,約佔百分之五十五,其次是自律神經失調,約百分之二十七點四,其他有恐慌症、躁鬱症或精神分裂症。

他表示,台灣與世界關係緊密,景氣差勢必衝擊台灣,短期難復甦,如何學習不被二十一世紀文明病「憂鬱與焦慮」打敗,是很重要的「生存議題」。陳世哲醫生建議試著轉移注意力,運動、與人聊天,回歸平常心。

新竹市替代醫學健康協會理事長馮福政提供平日保養妙方:雙手比出蘭花指,手心的拇指(肺經)、中指(心包經)、小指(心經);手背的食指(大腸經)、無名指(三焦經)、小指(小腸經),平日捏壓指甲兩側,感覺疼痛,即有效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