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瑞汀大學十二日舉行「勒布納人工智慧獎」決賽,由五套電腦程式跟真人裁判展開對話,以驗證「電腦到底是否真的會思考」。結果五套程式中 ,「艾爾博特」(Elbot)成績最好,騙倒了三人,但它仍然無法通過「驗證思考力」的「圖靈測驗」(Turing Test),還談不上是「會思考」。
主辦單位邀請十二名真人「審問者」裁判坐在一個有分割螢幕的電腦前進行文字對話,五分鐘後,裁判必須判斷哪邊是真人、哪邊是電腦程式;倘若審問者答錯或者不確定,就會判定電腦程式成功騙過審問者。
這場決賽的人機「鬥智」頗為精彩。從談話紀錄顯示,一些裁判為分辨人與機器,就眼睛顏色乃至全球金融危機提出刁鑽問題;而程式們也「兵來將擋」,能答則答,答不出就閃避。譬如就當天天氣狀況,名為「尤金」的程式回答:「當然是藍天!」
參與決賽的程式也採取不同戰術迷惑裁判,像尤金經常提及「家鄉奧德薩」和「住在美國的姨媽索妮亞」。名為「克萊佛博特」的程式則試圖唬弄裁判來證明自己是「人」。
成績領先的「艾爾博特」還會拋出「挑釁」的答案,有時甚至暗示自己就是機器,反而令裁判難辨真偽。譬如,回答「今天過得怎麼樣?」時,它說:「糟透了!今早我錯把牛奶倒在早餐上,結果還來不及吃就生鏽…,我本來應該倒油。」艾爾博特創造者羅伯茨說,艾爾博特遇到難答的問題時,會試圖引開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