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前再看我】冰敷還是熱敷

 |2008.09.21
3703觀看次
字級

台北市林小姐問:我固定運動,有時會扭傷腿,但搞不清楚何時該冰敷?何時該熱敷?

台北、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瀛洲指出,其實,應該問自己希望達到的功效為何,是舒緩疼痛、放鬆肌肉?還是消腫?在決定冷敷或熱敷前,要先了解冰敷與熱敷對身體造成的效應及功能。

林瀛洲指出,運動後或運動傷害時進行冰敷,已經是廣為大眾接受的觀念;然而,冰敷的功能以及該如何冰敷,大多數人卻未必清楚。

冰敷可降低發炎反應,促進血管收縮,控制出血及控制水腫;但是對於有末梢神經病變、周邊血液循環病變、感覺異常等患者而言,必須特別小心使用,以免產生凍瘡。

冰敷原則上每次進行15至20分鐘,每天可進行3至4次,如果在急性期,希望消腫及控制發炎的效果更好,當然可以延長冰敷的時間及次數;但是必須先確定傷者的感覺神經是否正常,而且在冰到受不了時,必須變換位置以免凍傷。

熱敷療法在健康的運用上,更是歷史悠久。過去熱水袋是每個家庭必備的重要物品,寒冷時可禦寒保暖,身體不適時也能去痠止痛。

林瀛洲指出,就醫學上來說,熱敷有促進血管擴張、增加血液循環、促進代謝廢物排除、增加組織彈性、鬆弛肌肉及止痛等效果,比較適用於慢性期的傷害。和冰敷一樣,感覺神經不敏銳的患者須避免或小心使用,許多神經受損的患者常因熱敷不慎而燙傷。

熱敷的溫度以攝氏40至45度為宜,但仍要考量個體差異,以能忍受且不造成燙傷為前提,每次可進行15至20分鐘,每天可進行3至4次。

林瀛洲特別強調,如果是痛風引起的關節炎,既不適合冰敷,也不適合熱敷,因為冰敷有可能會加速尿酸結晶的沉澱,而熱敷則可能使關節炎加劇,唯一的解決之道,是使用藥物來控制痛風的發生。

(記者李宇政整理報導)

讀者若有運動保健、傷害等問題,可寄信到台北市忠孝東路 4段 557 號 2 樓「人間福報運動版」收,或寄至「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註明體育版」,每周日刊出解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