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古昌寶認養陂塘 孵化12代雁鴨 見到他 綠頭鴨、鴛鴦也暴衝
【本報桃園訊】桃園縣楊梅鎮秀才里環保義工古昌寶,七年前發現一對落難雁鴨,目睹民眾撿走雁鴨蛋,他擔心雁鴨「絕後」,以人工孵化,至今已繁衍到第十二代,每當他走近陂塘,雁鴨、綠頭鴨、鴛鴦紛紛「暴衝」而來,他說,雁鴨當他媽媽,「都我孵的,當然認我」。(楊德宜攝)
五十八歲的古昌寶經營機車行,他也是社區環保義工,認養秀才里的5B陂塘。七年前,陂塘出現一對公母雁鴨,在草叢生蛋,「我看到民眾撿蛋要煎來吃,以後我看到蛋就帶回家孵」。
古昌寶以裝了木屑的紙箱,掛上一個五燭光燈泡,「燈泡二十四小時照,連照二十八天,蛋一天翻四、五次」,雛鳥破殼後移到鳥籠,餵以雞飼料混玉米、土司邊。雛鳥入夜後可在機車行活動,滿月了就野放,昨天野放五隻雛鳥,是他繁衍的第十二代。
一開始五隻雛鳥不願下水,他只好一隻隻推下去,結果牠們又跳上岸,黏在他身邊。目前陂塘裡有二十四隻雁鴨、鴛鴦、綠頭鴨,其中雁鴨與他最親,「(雁鴨)眼睛張開就是我,把我當媽媽」,沒辦法自己謀食,他只好每天清晨五時來餵食,「我在陂塘放蝦籠,幫牠們捕小魚蝦」。
陂塘的雁鴨四代同堂,古昌寶分辨得出每隻雁鴨,「更早的已經飛走了」,兩年前曾多達上百隻,他出國十天回來,「都暴斃了,好像得類似雞瘟的病」,他難過地遍尋草叢找蛋繁殖。
古昌寶會說「鳥語」,「我吹鳥叫聲的口哨,牠們大老遠聽到,會回應跟著叫」,他喜歡看雁鴨「展翅高飛」,「四、五隻一起飛,頭往前縮,落單的繞一圈就回來」。
弟弟古昌雷說,哥哥通常騎單車去餵食,「他還沒到,還五百公尺遠,(雁鴨)全衝過來,他走到那跟到那」。
古昌寶說,雁鴨是陂塘清潔工,「把水藻清得乾乾淨淨」,入夜時「成雙成對散步」,當他餵食,「白頭翁一百多隻在我後面排整排」,他也將雁鴨活動影片放在個人部落格,跟網友分享他當「雁鴨媽媽」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