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少林寺為佛門淨地,但最近該寺史上最年輕的方丈永信法師,卻因商業化經營少林之舉,引發外界頗多爭議,他也被稱為少林「CEO」。少林寺易筋經洗髓經研究中心也遇上同樣的「商品化」疑問,因為它號稱研究機構,但該中心也負責易筋經、洗髓經等書籍活動的銷售。
不可否認,「少林寺」已經是知名度非常高的「國際品牌」,但少林寺到底是學武場所還是修禪寺院?究竟是商業景點還是宗教聖地?少林寺的商業化經營,在外界也引發激烈的爭議。但永信法師一直堅持「走自己的路」。在回答少林寺的情況時,他認為「這只是觀念問題」。
今年年初,甚至有消息指出少林寺正醞釀股票上市,此後登封市的官員解釋說,要上市的不是少林寺,而是相關的旅遊公司。原來是登封市有家公司成立嵩山「少林旅遊集團公司」,計畫對景區內的旅遊資源進行整合。
登封市也在充分利用少林寺的光環,少林寺是當地旅遊產業近年來主打的「龍頭產業」,每年吸引數百萬旅遊觀光者前往。
雖然在商業化的道路上大顯身手,但永信法師最終仍排除少林寺在香港上市的可能,因為這有損少林寺的聲望。他強調,捲入這種高風險的交易,最終有損佛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