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政府治水疏濬河川,經常苦於缺錢徵收私有地,整治工程曠日廢時。為解決這個問題,經濟部擬不再把疏濬河川砂石販售所得款項上繳國庫,改用於疏濬所需土地徵收,以河養河。這項構想已獲府院支持,預估一年可增十億元投入治水。
馬英九總統、行政院長劉兆玄日前密集視察各地水利工程,行政院研擬跨部會國家型治水方案即將出爐,預定本周核定優先改善地點。
在此同時,經濟部也針對治水長年礙於私有地徵收經費短絀,進度受阻一事,研擬因應對策。
經濟部水利署表示,私有土地徵收所需經費龐大,政府基本立場是先訂優先順序,把不疏濬就會影響排洪的瓶頸河段工程列為第一優先,必要時提報行政院專案編列經費。
過去河川疏濬後,砂石販售所得依規定納入水資源作業基金,定期繳庫,由行政院統籌運用。
為讓經費運用更有效率,經濟部擬修改「水資源作業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不再把河砂販賣款項上繳國庫,改為直接拿來用於疏濬所需的土地徵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