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全球碳計畫研究團隊,昨發布最新全球碳預算報告,全球化石燃料碳排放量預計2025年達到歷史新高。研究同時警告,如今幾乎已「不可能」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以內。若照今年的排放量推算,全球剩餘的碳預算,也就是二氧化碳能夠排放的空間,大約4年就會用完。
由國際科學家團隊進行的研究發現,2025年化石燃料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比去年高出1.1%,隨著石油、天然氣和煤炭排放量皆預計上升,總體排放量將達到創紀錄的381億噸二氧化碳。未能有效減少導致地球升溫的排放,讓COP30蒙上陰影;本次會議美國缺席,而美國是全球第2大排放國。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昨召開全球碳預算記者會,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許晃雄表示,即使各國政府能落實目前所有的減碳承諾,但依據目前全球的減碳承諾跟路徑,幾乎不可能守住升溫1.5℃。
聯合國環境署的排放差距報告指出,要將均溫升幅控制在1.5℃以內,2035年前全球必須減排35%到55%,我國的自訂貢獻NDC 3.0減碳目標為38%±2,比其他國家相對積極,但我政府卻沒有具體增加氣候調適的經費,目前的準備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