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博士就讀意願低,大學又面臨教師退休潮,導致師資危機。文化大學為此鬆綁聘任教師的「旋轉門條款」,該校培養出的博士生不用再到校外任職一定年限才能回母校應聘;也有大學提出挖角另類思惟,招兵對象為五十多歲、在半導體業上班的壯年博士,讓學生畢業後很快跟業界接軌。
文化大學通過修正《教師聘任服務辦法》部分條文。原條文為:「為鼓勵本校博士畢業生勇於面對競爭,新聘專任教師為本校博士者,應具有博士學位後,於其他公私立機構從事與所習學科相關之教學、研究、專門職業或職務專任二年以上且表現優良之經歷。」這次修正新增:「徵聘單位於學年度內辦理對外公開徵才程序,無人應徵所需職位時,於同一學年度辦理同一職缺之招聘,不受前項限制。」
自己培養學生
不能用很可惜
文大校長王子奇表示,該校博士生畢業後留在學校當助教、職員,有些人的專長,跟學校師資需求滿吻合,但因為是校友,又沒有在外面擔任教職一定年限以上,只能一直耗著。他舉例,之前一名商學院的博士畢業生,在學校當組員多年,最後被其他大學找去當助理教授。
「自己學校培養的學生,卻不能用,很可惜。」王子奇說,經所有學院共同討論出較彈性的做法,希望能聘到所需專長的老師。
有老牌私立大學提出另類的聘人作法。該校校長說,目前校方的招兵對象,主要是已經在半導體業上班,有博士學位,五十多歲,並對教學懷有夢想。因為這群人應已財富自由,因此學校再邀請他們回來學界貢獻幾年,也能讓學生畢業後很快跟業界接軌。
文大新聞傳播學院長郭文平說,近期徵聘傳播類教師時,的確有發現似乎應聘的教師不如以往多,過去傳院徵聘教師,可能都會有十多個應徵者,但是近來應聘人數減少,還有很多不符合專長。
教授咸認應彈性
但應該兼顧素質
「這是全世界一致的看法。」佛光山佛光大學校長趙涵㨗說,在美國也是如此,自己學校畢業的博士班學生,一般來講要留下來,除非是非常優秀,不然都會期待他先到別的學校「轉」一下。加上系上老師幾乎都教過這位同學的話,對他的發展也會有一些不同的壓力。
許多教授認為,在缺生又缺師的高教環境下,放寬旋轉門應是未來趨勢,但不能造成教師素質下降。
台大、中興、中山等大學,在新聘教師上有「旋轉門條款」,以提升師資結構多元性並防止學術近親繁殖,但校方說,辦法也保留彈性,具特殊專長或優異表現,通過三級教評會的嚴格審議,不在此限。
台大電機系終身特聘教授張耀文認為,現行旋轉門條款值得檢討修訂。許多大專院校面臨少子化壓力、退休潮交疊,博士畢業生減少和教授薪資和年金誘因不足,即使有年輕博士,但願投入教職相對有限。若制度過於僵化,可能錯失留任本系優秀博士的機會。
清華、成功等校則沒有旋轉門條款。清華大學副校長戴念華說,如果應聘者夠優秀,大學也有這個招聘領域教、研的需求,其實也不需要有旋轉門條款。但他強調,不應該因為取消旋轉門條款而造成教師素質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