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為避免秋冬流感來襲,病患再度塞爆急診,衛福部健保署預計在10月起設置假日急症中心,設置在急診壅塞醫院周邊,協助處理輕症患者,紓解急診壓力。急診醫學會理事長許建清表示,有助於紓緩「前端」人流,讓急診專心處理中重症患者。台灣醫務管理學會則建議,政府應設計誘因引導民眾到急症中心。
今年初因流感疫情與護理人力短缺等影響,各大醫院急診室出現前所未有的壅塞狀況,急診醫學會一度示警,若不正視問題恐將引發大規模離職潮。急診醫學會理事長許建清指出,假日急症中心參考歐美制度,設置於醫院急診區域旁,採聯合門診形式運作,由其他科別醫師,甚至鄰近醫院與診所支援人力,處理輕症病患,縮短等候時間。
診所醫師輪值 明訂轉診標準
許建清說,先前國內急診壅塞的主因是「後端」住院床位不足,患者需等候2至3天才能入院,導致急診室無法順利讓病人上轉。雖然假日急症中心無法解決住院床位短缺,但在流感季或未來可能的疫情爆發期間,仍可有效緩解前端壅塞,讓急診部門專注中重症救治。特別是接下來國定假日變多,讓診所休息天數也增加,導致民眾容易往急診跑,假日急症中心就可以成為替代場域,對整體醫療資源利用是好事。
對此構想,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指出,多數診所不具備X光等檢查設備,難以承擔即時診療責任,且醫護人力吃緊,若動用醫學中心醫師支援,將加劇排班壓力。他建議由基層診所醫師輪值,同時明訂服務內容、轉診標準與重症識別責任,以避免未來產生醫療糾紛。
台大醫院:可避免量能癱瘓
洪子仁提醒,許多民眾偏好至醫學中心就診,即使輕症也不願下轉,形成醫療資源錯置。他建議政府設計具吸引力的誘因,例如假日急症中心的就診費用應低於醫學中心,目前在醫學中心就診費用約千元,若急症中心僅收一半費用,有助引導民眾分流。另也可透過場域區隔,避免輕重症病患混流,提升就醫體驗與安全性。
台大醫院、林口長庚醫院也提醒政府應提供足夠誘因,增加就醫便利性,否則民眾還是往大醫院擠。
台大醫院醫務祕書陳彥元表示,許多基層診所在假日輪休,造成輕症民眾若有就醫需求都到大醫院就醫,不僅增加感染風險,也耽誤醫院處理急重症量能,讓多數醫學中心的急診都出現壅塞現象,此政策可避免醫療院所醫療量能癱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