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美國推動發展太空港計畫,美國在台協會(AIT)在臉書發文透露,美國正與台灣洽談太空港合作,未來有望透過亞軌道飛行,將台北與休士頓之間的旅行時間縮短至僅2.5小時;AIT已與台灣相關單位啟動初步交流,評估合作可行性,合作初期以無人貨運任務為主,隨技術成熟,未來也可望發展載人飛行。
AIT指出,休士頓的艾靈頓機場(Ellington Airport)已擁有合法太空港執照,而台灣考慮屏東九棚為發射場地,有潛力升級為未來的太空港;後來AIT將「台灣考慮屏東九棚為發射場地,有潛力升級為未來的太空港」段落刪除。
太空運輸 國科會:有待評估
對於台美合作推動太空港計畫,包括外交部、國科會及當地立委都表示樂觀其成。但外交部表示,外交部尚無太空港計畫的具體細節,可先向國科會了解,若有需要,外交部樂意協助。
國科會則說,台美的太空合作從過去到現在、未來,都在持續進行,對於拓展更多可能性,我方樂觀其成,不過太空運輸的具體計畫及方案,有待未來更進一步的評估和討論。
今年3月行政院、國科會與太空中心正式核定屏東縣滿州鄉九棚村為國家火箭發射場域。屏東縣長周春米昨說樂見其成,希望將恆春半島打造為國家級的太空村。
專家:能否落實 充滿變數
國防院助理研究員許智翔表示,九棚國家太空發射場才剛選址完成,美方就拋出合作訊息,可能想參與接下來的規畫、選商、技術取得等。
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認為,所有像速食麵般,以急就章步調推出,且事前毫無風聲之跨國合作建設計畫,都必須審慎評估;美國多項基礎建設計畫,到頭來都無疾而終,就是缺乏事前完整規畫作業,因此這項計畫事前是否經過審慎評估相當令人懷疑,能否落實也充滿變數。
張競指出,九棚發射場的地理條件,在地緣戰略上發展空間相當有限;且美國所有負責太空研究計畫相關政府機構與部會,從來就沒有提到過其他國家與休士頓相互連接的太空港計畫,「AIT神來一筆,未來能否繼續發展,難以令人樂觀」。
太空港(Spaceport)是供太空載具發射或返回的基地,可支援垂直或水平方式發射。美國的太空港發展,最初是由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與軍方主導,後來才逐步開放給民間企業主導與參與。
另據休士頓旅遊局介紹,太空港計畫是一種全新的運輸模式,一種是利用大型飛機搭載太空飛行器升至高空後,太空飛行器再點火飛出大氣層的所謂「水平發射」,另一種是常見的火箭於地面基地垂直發射升空。
美國在台協會提及的休士頓太空港,位於艾靈頓機場,於2015年6月取得商業發射及著陸許可,為全美「最接近市中心的商業太空港」,距離休士頓市中心僅約15分鐘車程。主要任務為支援商業太空船製造、教育訓練、支援低軌道與月球任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