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不畏美國對等關稅逆風,台積電不僅第2季大賺3982.7億元,創下史上單季最賺錢的一季,每股純益15.36元,等於每天賺進逾44億元,董事長魏哲家更透露,AI(人工智慧)晶片客戶下半年需求強勁,全年增幅可達30%。法人透露,以此趨勢,台積電今年營收、獲利仍將再繳出亮眼成績。
美國總統川普4月提出對等關稅計畫後,各行各業都面臨不同程度的逆風。身為半導體製造龍頭,台積電對下半年的景氣看法,更是科技產業的風向球。
單季最賺錢 每股純益15.36元
台積電昨日舉行法說會,公布第2季財報數據,以新台幣計價,台積電第2季合併營收9337.9億元、年增38.6%,稅後純益3982.7億元、年增60.7%,每股純益15.36元。若以美元計算,台積電第2季營收為300.7億美元(約新台幣8851億元)、年增達44.4%。台積電第2季獲利寫下歷年最高的獲利表現,突顯AI浪潮,對台積電先進製程的迫切需求。
展望下半年,台積電更是出現正面訊號。魏哲家指出,AI晶片客戶下半年需求仍很強勁,非AI應用晶片也將溫和復甦。魏哲家說,台積電第2季營收達到301億美元,超出台積電指引,主因是持續強勁的AI與特殊製程(SPC)相關需求。展望2025年第3季,預計營運將由公司製程技術與製造能力的強勁需求帶動。
展望2025年下半年,台積電至今尚未觀察到客戶行為有明顯改變,但也了解,關稅政策可能帶來的不確定性與風險,特別是在與消費者相關及價格敏感的市場區隔。雖台積看到中國大陸回饋方案刺激部分短期需求上揚,但這是短期現象,非AI及其他市場區隔,2025年將呈現溫和復甦。
魏哲家說,台積電相信對半導體的需求非常根本,並會持續快速演變。近期發展對AI長期需求展望相當正面。算力(Token)數量的爆炸成長,顯示AI模型的使用與採用率,日益增加,意味著需要更多運算能力,推動對先進晶片需求增加。
AI需求強勁 今年營收增幅可達30%
台積電也觀察到AI需求持續強勁,包括來自主權AI(日益興起的國有AI)需求。因此,預期2025全年營收將以美元計約增長30%。這主要支持來自行業領先的3奈米與5奈米技術強勁需求,及高效運算平台(HPC)的成長。
台積電公布第2季美元營收達300.7億美元,龐大的營收動能,面臨匯率劇烈波動,雖波及今年6月營收跌落新台幣3000億元之下,仍繳出毛利率58.6%、單季大賺3982.7億元,創下史上單季最賺錢的一季。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暨財務長黃仁昭昨日首次說明,公司在避開匯率波動財務操作,透露採取「大水庫理論」,把手中多餘部分轉注入增資台積電控股公司,透露運用增資方式,降低手中美元部位、降低曝險部位,也要避開因持有美元所需承受的評價損失。
央行官員說,新台幣匯率非單一因素決定,須觀察經濟環境,但對廠商意見,「也會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