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日前台大資工所、中山大學資工系與機電工程系均因專任教師數不足,生師比未達教育部標準,遭不核給擴充名額或列管。近日又有學界人士透露,指某頂大資通訊相關科系生師比高達91,遠遠超出需低於35的標準。學界憂心,教師短缺恐讓台積電等護國神山群失去人才後盾。
年薪差150萬 人才流失到業界
學界人士透露,生師比不彰起源於109學年資通訊擴充名額方針,當年很多大學認為設備不足不應該外加,「但最後都吞了。」幾年擴充下來,研究室被養大、養多,已不太能異動。
對此,校方坦言,近年培育的學生太多,但教師數難提升,於是利用學院下設有數個系所每年一同調配教師,輪流「不達標」,希望以此通過生師比查核。但今年調配時,該所分出太多老師給其他科系,導致自身生師比嚴重不達標,但該所教師仍維持原數,只是調配時發生失誤。校方也表示,教育部規定一系所生師比不可2年不達標,第3年將被扣減名額,茲事體大。教育部也知道大學會使用某些「方法」,因為教師稀缺不是三天兩頭就能解決的難題。
暨南大學校長武東星分析,「不是大學不找老師,是實在不好找。」近年人才流動到業界,致使資通訊相關科系要找老師比其他系更困難。日前某上市櫃公司徵博士級職缺,年薪400萬,而初任的大學教授年薪僅250萬。
公校名額擴充25% 師資難負擔
115學年招生比照114學年,公立大學學士班資通訊、AI、半導體相關科系學士班擴充名額比率3%、碩博班25%;私立大學學士班17%、碩博班15%。
升學輔導平台大學問執行長魏佳卉談到,當年討論擴充名額時,沒有預見未來大學資通訊領域教師難聘的問題。近年台灣將科技業視為護國神山,廣開公立大學碩博班25%擴充名額,學生好就業、家長開心,但未能解決科系無充足教學人力,護國神山可能因此失去後盾。
魏佳卉說,大學正遭遇優秀青壯派被海外挖角、資深學者退休,若要招這麼多學生,資源需給到位讓大學確實聘僱人力,甚至將流失的人才聘回,否則公校名額擴充25%真的要改。
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則指出,大專校院確實喜歡「多招生」,指導人力是否充裕,一直以來都被視為次要考量,但不能以犧牲品質的方式換取擴招,否則人力精實度不足,也會影響業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