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當中國大陸車界處於反內捲、反價格戰浪潮之際,大陸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席、重慶市前市長黃奇帆10日指出,大陸汽車製造按理說是製造業中效益相對較高的,今年截至6月產值利潤率僅5%,等於大陸賣出3000萬輛汽車的利潤還不如日本豐田汽車。而該言論也引起熱議,在大陸車企成為世界銷冠時,其實廠商獲利微薄。
《IT之家》引述豐田汽車公布2025財年(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財報,報告期內淨利潤達到4.765兆日圓(約人民幣2337.28億元);另據DearAuto統計,大陸18家上市乘用車企業中,13家實現盈利的企業2024年淨利潤總和僅人民幣1226.77億元。若再算上虧損的5家,整個大陸上市乘用車企業總利潤不到人民幣900億元,不到豐田年利潤的40%。
無底線的價格戰,將導致汽車製造業持續壓縮利潤空間,造成安全與成本瓶頸。大陸乘聯會數據顯示,儘管大陸汽車總銷量仍在成長,但企業獲利能力卻不斷惡化,這對行業健康發展構成巨大威脅。
在大陸汽車業轉型升級浪潮下,央視新聞指出,未來幾年大陸將面臨新能源汽車領域達上百萬的人才缺口,尤其是智駕工程師的需求最為迫切,供需比僅為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