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界 飛船旅遊 倫敦上空賞美景

 |2008.07.24
869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夕陽西下,你飄浮在燈火閃爍的巴黎上空,看著下方的倫敦眼、倫敦塔橋,並與艾菲爾鐵塔擦身而過…」如果法國建築師尚馬希 ‧瑪索的夢想成真,這種飛行有一天或許真的能實現。隨著燃料成本飆漲,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壓力漸增,各國政府與私人企業都計畫推動新一代「飛船」。

在英國倫敦,比利時的啤酒公司Stella Artois採用由德國齊柏林(Zeppelin)公司打造的飛船「倫敦上空之星(Star Over

London)」,推出短程旅遊,讓乘客從低空欣賞倫敦知名建築,享受居高臨下的樂趣。

飛船全長七十五公尺,最高時速可達一百一十二公里,可爬升到三千公尺高空。但駕駛員保持在三百公尺的高度,以四十五公里的慢速環繞,燃料則使用惰性氣體氦氣,提高安全性。每次載送十二名觀光客,將持續營業到八月二十一日。

七十多年前,隨著巨大的「興登堡號」齊柏林飛船在美國爆炸造成傷亡,一個比較早期的飛船時代也突然落幕。但各種不燃氣體、精密推進工具等新式材料,又使一群背景多元的企業家對這種空中巨獸另眼相看。

設計過加州多間飯店和墨西哥一座運動場的瑪索,還沒想出新飛船的技術細節,也還沒找到贊助,他想打造一架二百一十公尺長、狀似鯨魚的齊柏林飛船,船底是豪華旅館,取名為「載人飛雲」。

然而並非所有飛船計畫都像瑪索的那樣充滿奇思幻想。一家新成立的法國科技公司「航太阿都爾科技」正和法國郵局合作,研究以飛船運送包裹是否可行。在德國,齊柏林船運公司推出載送觀光客與搭載科學儀器的新一代飛船,營運頗為成功。

另一方面,飛機產業其實並不打算跟飛船競爭。瑪索說,阿酋航空與法國航空都表示對「載人飛雲」感興趣。但大部分航空專家預期,最快時速約一百六十公里、最高載客量約幾十人的飛船,將成為擁有特殊利基的運輸工具,可用於運送遊客、發布廣告及偶爾搭載科學儀器。

飛船(或硬式飛船)以金屬為骨架,近期的骨架通常由鋁和碳纖維組成,外覆一層合成帆布。相形之下,軟式飛船是充滿上升氣體、能像氣球一般膨脹的大袋子。軟式飛船比硬式飛船難操控多了,能拉起的重量也較少。

深信飛船的用途不光是用來載客的人,包括一些法國政治領袖。過去兩年,擔任巴黎附近城鎮塞松鎮長的法國綠黨領袖尚馬克‧布勒就極力推動預算修正案,撥款研究飛船。他說:「我們面臨地球暖化與石油危機,實現這個夢想,好處多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