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關稅戰陰霾籠罩,全球貿易風險升溫,製造業廠商看壞未來景氣,台灣經濟研究院昨公布3月製造業景氣信號值大減4.54分至12.12分,燈號由代表景氣揚升的黃紅燈重摔兩級,轉為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為今年第2顆黃藍燈。
AI帶動 生產指數仍成長
台經院指出,美中關稅抗衡近乎形成兩國貿易禁運,加上對等關稅可能危及中國大陸以東南亞作為轉口、洗產地的中介,削弱大陸對美出口;此外,大陸內部可能因貿易戰出現生產過剩,部分商品價格走軟,加大通縮壓力,促使中低階製造業外移,不利產業、經濟表現,進而影響我製造業對陸出口。未來要觀察美中間關稅變數、美國擬加徵半導體關稅及美中兩國未來經濟表現,都會影響台灣製造業表現。
台經院指出,全球製造業前景仍呈分歧,國內製造業受惠於AI、高效能運算等商機持續,資通及電子零組件等需求仍旺,及客戶因美國關稅變數提前拉貨,進出口、製造業生產指數與外銷訂單年增率仍呈雙位數成長,但春節干擾因素退去,漲幅已較上月數值明顯縮小,影響需求及原物料投入等指標表現。
台經院說,隨著貿易不確定性風險增加,恐衝擊企業投資信心與供應鏈布局,會制約國內產業復甦力道,例如美國擬加徵半導體關稅及限制高階晶片出口中國等,將對台灣產業構成新的挑戰。另外,美國將與約70國協商降低關稅,如何在短時間內達成共識,成為重要考驗。
首季GDP 上修至5.37%
主計總處將昨天公布今年第1季國民所得概估統計,由於川普關稅帶動提前拉貨潮,首季出口值1296億美元(約新台幣4兆元)創歷年單季最高,因此大幅上修第1季GDP到5.37%,是近4季新高,且是近15季次高。
若2、3、4季經濟成長率維持不變情況下,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3.60%,較2月預測3.14%高出0.46個百分點。不過,隨著關稅政策將衝擊全球貿易量,主計總處5月最新預測將面臨大幅下修情況,今年「保3」變數大。
民間消費方面,主計總處指出,第1季受惠春節連假效應,餐飲、休閒、娛樂相關服務消費同步增長,境外旅遊熱潮亦持續挹注國人國外消費,惟基數已高,成長動能趨於和緩,併計各項並剔除來臺旅客消費影響及物價因素後,概估第1季民間消費實質成長1.22%,較預測數減少0.88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