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有載運天然氣的LNG船受軍演影響未依時程進港,對台灣能源供應構成極大風險,海巡署表示,近期2艘抵台LNG船皆已靠港,相關說法經查是虛假訊息。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報導】共軍連兩日對台軍演,昨演練代號為「海峽雷霆-2025A」,稱要檢驗「區域管控、聯合封控、精打擊要」能力,陸續出動陸軍、火箭軍、空軍,甚至山東艦航母編隊,模擬打擊台灣重要目標和封控,甚至實彈打擊模擬的天然氣接收站,至昨晚宣布演練「圓滿結束」。大陸海警昨持續演練,模擬管控我周邊海域和重要港口。
演習過程,共軍東部戰區陸續發布,陸軍部隊在東海相關海域實施遠程火力實彈射擊演練,對重要港口、能源設施等模擬目標進行精確打擊。中央電視台直播東部戰區遠火實彈射擊現場,摧毀模擬的天然氣接收站儲氣設施的靶位,有官兵喊出「我旅永安天然氣接收站射擊完畢」。
國家安全 須檢討能源配比
針對共軍演習首度模擬攻擊我能源設施,對台灣施以能源鎖喉,學者表示,中共軍演目標突顯我國能源安全的脆弱,政府應趁此機會檢討因應緊急情況的能源方案,我國能源安全升級至國家安全等級。
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指出,解放軍的意圖很明顯,鎖定永安天然氣接收站,不論是包圍還是轟炸,就是看準台灣能源配比重押天然氣的弱點攻擊,台灣使用的天然氣都是靠進口,台中及永安是營運中的兩大接收站,若是封鎖永安,就能中斷台灣半數天然氣進口。
天然氣發電占比超過40%,天然氣的進口對電力穩定供應有重要影響,如果天然氣進口受阻,除了影響台電的發電能力外,民生用氣(天然瓦斯)也會受影響。葉宗洸認為,政府應該趁此機會檢討對天然氣依賴的比例,將能源配比高比例押在天然氣上,對國家安全有很大的危害。
能源專家中央大學台經中心研究員梁啟源指出,各種能源安全存量最低的是天然氣,只有13天,其次是煤,有35至40天,油是3至4個月,核電大約1年半,燃氣是能源安全最低的選項,但國家的能源轉型政策卻是將燃氣發電占比由42.5提高至50%,「這是台灣能源安全的脆弱點」。
因應未來能源突遭封鎖,梁啟源認為,短期來看,要除役的燃煤燃油電廠不要急拆,有必要留著備用,長遠而言,核電是最不怕被封鎖,存量可長達1年半,儘快修法讓核三延役。
LNG船進不來 經濟部反駁
中共解放軍2日對台灣展開軍演,網路社群1日傍晚流出一張中油LNG船航行路線圖,在海上排徊,網友質疑LNG船受解放軍軍演影響,在海上繞圈圈無法進港,經濟部與中油昨雙雙否認相關說法。
經濟部表示,天然氣船須依計畫時間進港靠卸,若提早抵達,就必須在港外繞行等候,這是液化天然氣船進港靠卸的正常程序。中油則說,LNG船惠比須號2日清晨已依原計畫於永安港完成靠卸,台達2號也如期在台中港靠卸。
經濟部指出,過去1年來3度發生類似錯假訊息在網路社群及部分媒體流傳,造成社會與民眾不安,期盼大眾能理性分辯,遏止虛假訊息的惡意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