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受內需不振影響,中國大陸持續面臨通脹下降的通縮壓力。據大陸國家統計局昨公布,去年全年,大陸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2%,遠低於3%的官方目標;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年減2.2%,連2年全年表現呈現負值。
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去年12月單月,大陸CPI年增0.1%,為連續第4個月下跌,在持續偏低下,去年全年僅增0.2%;PPI方面,去年12月年減2.3%,連27個月為負,全年減2.2%。過去2年,大陸政府將CPI增速目標設為「3%左右」,但2023年、2024年,CPI實際年增率僅為0.2%。
對此,大陸國家統計局認為,近幾個月CPI年漲幅連續回落,主要受食品和能源價格波動影響,下階段,隨大陸糧食生產再獲豐收,工業消費品多數供應充足,服務供給整體穩定,經濟回升將帶動市場需求擴大,有利於CPI改善。
PPI方面,大陸國家統計局指出,12月,受部分產業進入傳統生產淡季、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傳導等因素影響,但年減幅已較上月收窄0.2個百分點。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說,去年第4季CPI走勢低於市場預期,背後主要是消費需求不足,這意味著包括支援耐用消費品以舊換新等促消費政策,還有較大加碼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