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世遺鐵路 承載瑞士人驕傲

 |2025.01.02
659觀看次
字級
行駛在阿爾布拉-伯連納鐵路上的列車,經過著名的布魯西奧高架迴旋橋。圖/新華社
行駛在阿爾布拉-伯連納鐵路上的列車,經過65公尺高的蘭德瓦薩高架橋。圖/新華社
旅客在全景列車中,欣賞窗外景色。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在海拔2256公尺的瑞士阿爾卑斯山腹地,歐斯匹力歐火車站(Ospizio Bernina)佇立於白雪皚皚的冰原上,每到冬季,這座車站都會迎來眾多滑雪者與遊客,他們搭乘現代化列車,沿著有百年歷史的阿爾布拉-伯連納鐵路(Albula-Bernina railway)在石橋和隧道間穿行,駛向雪山、冰川與山谷的深處。

這條鐵路由1903年建成的阿爾布拉線(Albula Line)和1910年建成的伯連納線(Bernina Line)組成,全長122公里,連接瑞士圖西斯(Thusis)與義大利蒂拉諾(Tirano),途經196座橋梁、55條隧道和20個城鎮,以沿線65公尺高的蘭德瓦薩高架橋(Landwasser Viaduct)和布魯西奧(Brusio)迴旋橋聞名,2008年被列入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UNESCO)世界遺產名錄。

傳統工藝維修 禁用混凝土

負責營運的雷蒂亞鐵路公司(Rhaetian Railway)執行長法夏蒂(Renato Fasciati)說:「當時沒有現代技術,僅憑木材和石料,阿爾布拉線在短短5年內建成,這是一項非凡的工程。」

雷蒂亞鐵路每年投入約6000萬瑞士法郎(約新台幣22億元)進行維護,並嚴格遵守UNESCO的保護標準,採用傳統石材工藝修復,表面禁止使用混凝土,確保它們保留原有特色。

「我堅信創新與傳統並不矛盾,兩者可以完美結合。我們必須在保持鐵路營運的同時進行翻修,確保軌道和基礎設施的歷史特徵不變。」法夏蒂表示,翻修歷史鐵路以適應現代需求,無需拆除重建,是一種可持續方式,「這是一項挑戰,也是一種榮譽。」

瑞士人對復古物 情有獨鍾

維護鐵路的瑞士隧道公司安伯格集團(Amberg Group)總裁安伯格(Felix Amberg)指出,基礎設施需要定期維護、現代化改造和升級,以確保既能服務又能保留歷史價值,人們應該將當前建造的鐵路視為給未來的文化遺產,給予妥善維護。

阿爾布拉-伯連納鐵路還將歷史與現代生活相結合,雷蒂亞鐵路重啟百年蒸汽機車和快車,這些列車經過改造後配備復古餐車,讓遊客在懷舊氛圍中享受旅途,全線列車均採用水力發電,體現可持續發展理念。

法夏蒂說明:「復古列車的需求在過去幾年增長3倍,我們計畫推出1960至1970年代的復古列車,為遊客提供更多選擇。」

許多瑞士人對復古物件情有獨鍾,鐵路上有一列由古老機車牽引的火車,可容納100名乘客。

法夏蒂解釋,對許多瑞士人而言,阿爾布拉-伯連納鐵路不僅是一條鐵道,更是一種文化和身分認同,「人們以它為傲,這條鐵路不僅是交通路線,更給人帶來一段自然、歷史與技術相融和的獨特旅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