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佛光山佛光大學製作的清唱劇《佛典華嚴經──阿蘭若處見蓮華》,6日在台北市中山堂首演登場。圖/佛光大學提供
【記者羅智華綜合報導】由佛光山佛光大學製作的清唱劇《佛典華嚴經──阿蘭若處見蓮華》,六日在台北市中山堂首演登場,演出不僅融和了佛教經典的莊嚴,以及管弦樂、合唱的優雅旋律,更讓這部清唱劇宛如一朵美好蓮花綻放於人間,深深感動全場上千位觀眾的心靈。
《佛典華嚴經──阿蘭若處見蓮華》是由著名指揮家、現任佛大創意與科技學院院長謝元富,與宜蘭愛樂管弦樂團,以及台北十六合唱團共同攜手的佛教音樂饗宴。內容以佛陀成道的歷程為主題,將整個華嚴精神融會在所選取與重新編排的經文段落當中,藉此展現對經典重新領會的內涵。
籌備清唱劇發想的謝元富談到,當初會想以清唱劇來呈現,是因為有感於西方常以優美的古典樂,來唱誦聖經,因此他認為也可以藉此方式來弘揚人間佛教,因而開始構思能否以管弦樂與佛教經典相結合的方式,讓佛教經典走入現代音樂殿堂,透過樂音來佈佛教之道。
佛大佛教學院院長郭朝順表示,作品共分為三幕九景,像是第一幕「菩提樹下」、第二幕「始成正覺」,就引用《佛所行讚》等經文,來呈現佛陀當初是如何來到菩提樹下、並從中獲得覺悟。
謝元富表示,《華嚴經》是佛教最重要的經典之一,也是最華麗的一部。為引領大眾領略佛典光輝,此次清唱劇在劇本上,改採直接以《華嚴經》經文重新組合方式;在樂曲方面,則由負責樂曲創作的作曲家劉靜江,把許多佛教法器融入現代管弦樂中,並參酌佛經的唱誦以及梵唄旋律,除為佛教音樂開創有別以往的新模式,更藉此體現佛大創辦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