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保和尚(第2排右9)、如常法師(第2排右8)、覺居法師(第2排右7)、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第2排右11)、三好體育協會會長劉招明(第2排右12)與均頭中小學師生歡喜合影。圖/人間社記者李雪麗
均頭中小學師生大聲唱均頭校歌,騎著自行車進入佛陀紀念館大門。
圖/人間社記者李雪麗
【人間社記者李雪麗大樹報導】佛光山均頭中小學「我騎車你隨喜──送愛到泰北」自行車公益之旅,完成三天兩百五十公里的騎程,八日中午,車隊大聲唱著均頭校歌,抵達佛光山佛陀紀念館。佛館副館長永融法師、均頭董事長覺居法師及多位法師、佛光小姐及義工在禮敬大廳歡迎國中部四十三位學生及陪同照顧的師長共七十人的到來。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與師生接心,贈送著作《晨齋語錄365》及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著作《佛光菜根譚》。
與均頭師生一同聆聽心保和尚開示的還有南華大學棒球隊,貴賓有南華大學校長高俊雄、三好體育協會會長劉招明、立法院中南辦公室主任邱俊龍、佛館館長如常法師、圓福寺住持覺禹法師及永融法師、覺居法師。
道場備美食
民眾隨喜結緣
心保和尚表示,年輕時也曾騎著自行車前往谷關及東海大學,途中經歷風雨及上下坡,對體力與耐力是很好的訓練,要努力才能到達目的地。成功是「一分的天才,加上九十九分的努力;沒有天生的釋迦,也沒有自然的彌勒」,發心才能有所成長學習。
高俊雄提到,將學習均頭,發展戶外運動。獲得二○二四年世界棒球十二強賽冠軍的中華隊投手陳柏清是南華大學校友,日前校慶回母校分享,三場先發雖然會有壓力、有挫折,但隊友之間都會互相鼓勵,勝不驕敗不餒,因此能愈打愈好,這就是「三好」的精神。
均頭中小學總校長吳榕峯指出,此次學生騎車一公里親友贊助十元,協助孤軍後裔就學,學習創辦人星雲大師「給」的精神,是創舉也將成為傳統,感謝諸佛菩薩庇佑,三天的天氣和單車狀況都很好,學生的自律及自動自發也令人欣慰,感謝佛光山雲林講堂住持慧得法師帶領義工準備美味素齋,佛光山南台別院準備豐富的飲料及點心。
學生蘇傳尹表示,活動能順利成功,要感謝的人很多,一路上所遇到的人都為大家鼓勵打氣,包括檳榔攤阿姨,也大喊加油,讓自己增加信心;看到總校長老當益壯一起騎完全程,非常佩服,也感受到培養正當興趣的重要。林科葦分享,有位重機騎士經過身邊時,說要到前方的便利商店買運動飲料給他,沒想到騎到前面,發現那位伯伯真的拿著運動飲料在等,感覺很感動。
李芯妍說,只是一心想要騎車進入佛陀紀念館大門,但路途遙遠,想達成目標可能是天方夜譚,真的到達目的地時,不禁感動落淚,自己真的做到了;只可惜太專注騎車,沒能好好欣賞沿途風景,下次可以將心情放鬆,邊騎邊賞美景。而每次休息,家長們主動處理學生補給後產生的垃圾,貼心的舉動顯現強大的支持力量。
李沛蓉說,每天晨跑真的可以增強體力,幫助騎完全程;父母親製作加油布條,意外之餘,更感受到父母的愛。
處處有三好
難忘沿途風光
白津瑞在出發前的第三次驗證,沿台21線騎到車埕時感覺不順,覺得可能騎不到高雄而萌生退意,但騎完第一天近九十公里的路程時,成就感頓使信心大增,感謝父親在假日時總拉著他爬山練體力,很高興能在青春時留下難忘回憶。
黃奕翔也覺得自己在驗證時表現不好,覺得完成兩百五十公里有困難,但第一天竟然提早半小時到達雲林講堂,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過程中師長鼓勵及同學互相支持很重要,下次想挑戰環島。
針對自行車公益旅行成為傳統,邱昱瑄給學弟妹的建議是:「堅持下去,珍惜當下,不要半途而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