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姐妹陷長照困境 民團幫一把

 |2024.11.26
284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國內約有60萬名婚姻移民,這些新住民姐妹已成家中主要照顧者,但對長照卻是「霧煞煞」,宛如長照資源的邊緣人。為此,南洋台灣姐妹會等民團昨提出7大建言,期盼長照體系提供通譯,鼓勵服務新住民家庭的照服員多練習簡單的外國語言。

南洋台灣姐妹會理事長洪滿枝表示,不少新住民姐妹來台定居30、40年,起初必須適應生活、文化,努力當個好太太、好媽媽,在步入中老年階段,家人生病時,又成為主要照顧者。但失能失智長輩有長照需求時,又常不清楚如何使用1966長照專線,有些則因未取得身分證,無法申請長照資源。

經過半年實地調查眾多新住民姐妹的長照需求,南洋台灣姐妹會等民團收集10大問題,例如,如何協助家人洗澡、餵食、申請復康巴士,或如何為自己申請喘息服務等,並以7國語言製作成懶人包,協助移民照顧者尋找資源。

南洋台灣姐妹會祕書長陳雪慧表示,「長期以來,政府並未重視新住民姐妹的基本長照資源權益。」,為此,姐妹會提出7大建言書,包括政府應落實《長期照顧服務法》,提供長照服務時不得因服務對象而有差別待遇,例如,性傾向、性別認同、婚姻、年齡、身心障礙、疾病、階級、種族、宗教信仰、國籍與居住地等。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陳景寧指出,全國約有86萬名長照需求人口,其中8成涵蓋在長照系統,但南洋姐妹們常受限於文化及語言障礙,「在長照網上,真的被遺漏了。」再者,傳統中國觀念裡,外籍配偶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照顧者,政府有必要介入及協助。

長照司長祝健芳表示,未來將與新住民團體多多合作討論,讓文案宣導更貼近需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